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當代青年藝術大比拼(在民族藝術傳承路上奮斗不止)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來源: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本報記者唐敏文/圖
陳梅(后排左一)和獲獎選手。(www.wS46.com)
學生在表演。
陳梅(右一)教學生。 近日,云南省第六屆葫蘆絲巴烏音樂節落下帷幕,此次活動中,來自曲靖天籟絲韻藝術培訓學校的學員在葫蘆絲巴烏老師陳梅的帶領下,在專業組的比賽中獲得了3個金獎、5個銀獎、4個銅獎,該藝術培訓學校因此被授予“突出貢獻獎”。 耕耘總會有收獲 云南省第六屆葫蘆絲巴烏音樂節專業組共設4個小組,分別是青少年葫蘆絲專業組、青少年巴烏專業組、成年葫蘆絲專業組、成年巴烏專業組,均為個人表演。專業組比賽最終產生4個金獎、8個銀獎、12個銅獎,曲靖天籟絲韻藝術培訓學校的參賽選手表現突出,獲得了3金5銀4銅的好成績。 此次葫蘆絲巴烏音樂節由云南省音樂家協會葫蘆絲巴烏學會主辦,云南省第六屆葫蘆絲巴烏音樂節組委會承辦。比賽分展演組和專業組進行,參賽選手來自全國各地。報名參加專業組的選手需在往屆葫蘆絲巴烏音樂節展演組比賽中至少獲得過一次金獎。獲得專業組的金獎,就意味著達到了目前葫蘆絲巴烏藝術的最高水平。 曲靖天籟絲韻藝術培訓學校負責人陳梅說:“云南省葫蘆絲巴烏音樂節一共舉辦了六屆,每一屆比賽我們都組織學員參加,每一屆我們都拿到金獎,這次是拿到金獎最多的一屆。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我感到特別欣慰,說明我們學校里所有老師平日里的付出和努力是有價值的、我們奮進的方向是正確的。辛勤耕耘,總會有所收獲!” 傳承云南民族藝術 錢露在這次比賽中收獲了成年巴烏專業組金獎、成年葫蘆絲專業組銀獎。錢露從5歲半開始跟隨陳梅老師學習葫蘆絲巴烏,已經學習了15年,現在她是云南師范大學的學生,開學即將上大二。錢露說:“跟著陳老師學習葫蘆絲巴烏,不僅學到了演奏技術、學會如何處理每首曲子的細節,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品質,讓我變得陽光和自信。”走進大學校園,錢露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在迎新晚會的演出中,她表演了葫蘆絲獨奏,優美空靈的樂曲讓同學們印象深刻,她成了校園里的“葫蘆絲小姐姐”,很多人因此認識她。“這次比賽獲得一金一銀,我非常高興,這讓我更加堅定信心,要在葫蘆絲巴烏藝術道路上走得更遠!” 陳梅開辦葫蘆絲巴烏藝術培訓學校已經快20年了,在她的培訓學校里,有26個專職老師,其中4個是她一手帶出來的學生,她們從小就跟著陳梅學習葫蘆絲巴烏,如今已成為執教的老師。是什么讓她們愿意跟隨陳梅從學習到教學,做葫蘆絲巴烏的傳承者呢? 在這次比賽中獲得青少年巴烏專業組金獎、青少年葫蘆絲專業組銀獎的朱怡錦給出了答案。朱怡錦是沾益區望海小學的學生,開學上六年級。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接觸葫蘆絲后,朱怡錦就對這個民族樂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次上課質量都很高,她積極參加各類葫蘆絲藝術活動、比賽,變得越來越自信。“我特別喜歡陳老師,她很有親和力,她總是鼓勵我、幫助我,讓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對葫蘆絲巴烏藝術越來越喜愛。”因為有夢想、有目標,朱怡錦練習非常刻苦,暑假這段時間,她每天練習葫蘆絲巴烏的時間不少于6小時。朱怡錦的媽媽說,孩子通過學習葫蘆絲,不僅學到了演奏技藝,更重要的是鍛煉了意志品質,遇到困難時,她從不輕易退縮、不輕言放棄,總是想辦法堅持下去。 這,就是傳承。正如陳梅所言:“葫蘆絲巴烏是云南的民族名片樂器,作為云南的文藝工作者,我有責任將它傳承下去。我有弘揚葫蘆絲文化的信心和決心,我這輩子都會堅持做這件事。” 培養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來自馬龍區通泉二小的張惟憧在這次比賽中獲得青少年葫蘆絲專業組銀獎、青少年巴烏專業組銀獎,她的媽媽高興地說:“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要感謝陳梅老師的付出,在比賽前兩周,她每天都對孩子進行一對一指導,從技術到表情到肢體動作,每個細節都一點一點地耐心處理。我們家長對音樂一竅不通,全靠陳老師。孩子學葫蘆絲5年,考過10級,這次獲得了專業組的兩個銀獎,我們家長真的覺得非常欣慰和驕傲。” 陳梅說:“我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葫蘆絲學會愛、學會吃苦耐勞,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受疫情影響,這次音樂節比賽的初賽是通過上傳視頻的方式進行評審。很多參賽者在教室、家里就把視頻錄制完成了,但陳梅不。為了讓孩子們嚴肅認真地對待比賽,陳梅到沾益區清源學校租了禮堂,她要求孩子們著演出服、化妝進行表演,把錄制視頻變成了一場音樂會。孩子們在臺上用心表演,感受到了濃濃的儀式感。之前一些家長不理解,小小的初賽,為什么要搞得這么費時費力?音樂會結束后,家長們明白了——陳梅老師用心良苦,這是一場高水平的音樂會,十位參加專業組比賽的選手帶來了全國最高水準的葫蘆絲巴烏表演,大家被高水平的演奏所折服、所震撼,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陳梅說,葫蘆絲巴烏的根在云南,既然要把這個民族藝術傳承下去、傳承好,就要從一個個細節著手,方方面面都做好,“作為云南的葫蘆絲巴烏傳承人,我就想樹立一個標桿,讓葫蘆絲巴烏藝術發展專業化、規范化,成為云南藝術的精品。我會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前不久,陳梅和優秀學生一起錄制了一套名為《珠源神韻》的葫蘆絲巴烏演奏專輯,“這套專輯是我對學生的一個承諾,我答應孩子們,只要他們在葫蘆絲巴烏全國邀請賽專業組中榮獲金、銀、銅獎,我就為他們出一套專輯,孩子們做到了,我也踐行了我對他們的承諾。這套專輯里不僅有師生情誼,很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有了對葫蘆絲巴烏藝術的文化自信。” 來自曲靖市第一小學的付芮嘉在此次比賽中獲得青少年葫蘆絲專業組銀獎、青少年巴烏專業組銅獎,她媽媽說:“以前我們想著葫蘆絲是小眾樂器,沒想過讓孩子學,但孩子一接觸就喜歡上了,經過這幾年的深入了解,我們深深感受到葫蘆絲巴烏的藝術魅力。以前我們認為只有鋼琴、小提琴是陽春白雪,上得了臺面,現在我認為,我們云南的本土樂器葫蘆絲巴烏更是值得孩子們去學習、傳承、發揚光大的民族藝術。作為云南人,我們要有這樣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學員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實屬不易,這是老師高標準嚴謹教學的成果,是家長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陳梅由衷地說:“祝愿‘葫蘆娃’們在成長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本文來自【曲靖日報-掌上曲靖】,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