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蜀錦是什么意思 什么面料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所謂的蜀錦,指的就是專指我國蜀地所生產的絲織提花織錦。蜀錦是我國的四大名錦之一,其歷史源遠流長,對我國乃至亞洲,甚至世界的絲織業都有這巨大的影響。蜀錦起源于上古時期,興于春秋戰國時期,盛于秦漢時期,錦官城、錦江等名號皆是因蜀錦而來。蜀錦在秦漢時期最為興盛,興盛到足以用“霸道”一詞來形容。漢朝時期的蜀錦到底有多“霸道”呢?今天咱們就來看一看。 ![]() 1、蜀錦的價值“霸道”,寸錦寸金!說蜀錦,咱們先說說這個“錦”字,“錦”=“金” “帛”,“帛”是絲織品的總稱,而這個金字旁就足以突顯出“錦”這種絲織品的價值。 《釋名》有云: “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其制字從帛與金也?!?/strong> 某寶上20厘米見方的一塊手工蜀錦,價格在200-700之間,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同面積的蜀錦價格是24K金箔的十多倍!怎么樣,這寸錦寸金的說法一點也不夸張吧。 咱們回到秦漢時期看看當時蜀錦的價值如何。 《史記》中記載了秦惠文王時期司馬錯對蜀地的一段評價:“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蜀地偏居一隅,在張儀眼中是蠻夷之地,司馬錯為何會認為蜀地藏著巨大的財富呢? 一方面原因在于蜀地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就跟這蜀錦有很大關系。 《史記》中多次提到了“蜀布”的交易,蜀布指的就是蜀錦。正是因為蜀錦的交易,為蜀地創造出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而司馬錯看中的就是這一點。 《蜀都賦》稱,蜀地"黃潤細布,一筒數金",要知道,在19世紀以前,幾千年的歷史中全球黃金總產量不過萬噸,一桶頂級蜀錦就要數金,足以見其價值之高。 到了蜀漢時期,蜀錦作為珍稀而昂貴的絲織品,朝廷經常用它去交換北方的戰馬和其他軍需物資。雖然具體交換價值咱們不得而知,但是能在亂世三國中用來交換戰馬和軍需物資,蜀錦的價值絕對不容小覷。 諸葛亮在軍令《言錦教》中有這樣兩句話:“決敵之資,惟仰錦耳”、“軍中之需,全藉于錦”。 這又是個什么概念呢?劉備入蜀時自帶兵馬約三萬,后兼并劉璋兵力約五萬,兼并漢中兵力約三萬,荊州留守軍隊約五萬,鼎盛時期蜀漢大約有十五六萬的軍隊,這些兵馬開銷支出的大部分都要仰仗蜀錦,這樣算下來“寸錦寸金”的說法不為過吧? ![]() 2、蜀錦的用戶“霸道”,上層專屬!秦漢時期的服裝制度大體相似,官員和上層社會所穿著的多是寬袖長袍,而普通百姓和貧窮人家只能穿短衣長褲。 服裝制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裁衣的用料,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有一塊上好的布料,你會把它裁成碎片制作短衣嗎?當然不會,上好的料子自然是浪費越少越好。當然了,以蜀錦的價格來說,平常百姓也是絕對用不起的,所以它也就逐漸成了秦漢時期上層社會的專屬象征。 《后漢書·輿服志》載:“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漢朝時期的什么官員享受兩千石待遇呢?最低也要是郡太守級別的官員,放到現在,就相當于省部級官員。 只有省部級以上的官員家屬才能穿戴蠶衣。而蜀錦作為秦漢時期蠶衣中的佼佼者,能夠穿戴它的人級別需要更高。普通百姓只能是望“錦”興嘆。 隨著紡織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如錦、繡等高檔絲織品逐漸成了民間巨商富賈們追捧的對象,他們宴會賓客的時候,常常會用蜀錦這類高貴的絲織品裝裱墻壁,以此來彰顯身份。 蜀錦除了是達官顯貴們身份的象征外,還是表彰功勛的重要載體。 《三國志·張飛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劉備平定益州功勞最大的幾個人就是諸葛亮、法正、張飛和關羽,在他賞賜給這幾人的東西里,“錦”最為突兀,因為其他三樣都是錢財,唯有“錦”是物。 劉備用蜀錦賞賜功臣,一方面突出了蜀錦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確實能看出蜀錦是高檔貨,配得上這些人的功勞。如果蜀錦如同今日的滌綸,劉備還拿來賞賜功臣,那不等于打人家的臉嗎? 在漢朝,蜀錦算是絕對高大上的產品,是上層人士的專享織物。 ![]() 3、蜀錦的作用“霸道”,開辟商道!說到蜀錦,就不得不提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 早在張騫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以前,西南地區的先民們就已打通了一條從四川至印度一帶的貿易通道,這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前身--蜀身毒道。 季羨林先生在《大唐西域記校注》對蜀身毒道有著這樣的評價: 該道是戰國至漢晉時期以云南為樞紐的中印通道 。 這南方絲綢之路跟蜀錦有什么關系呢?是因為蜀錦,才有了這條連通古代中外貿易的重要路線! 《漢書·張騫傳》記錄了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回國后跟漢武帝說的一句話: “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strong> 大夏國的蜀布正是從身毒(印度)過去的,而印度的蜀布呢? 據印度古梵文文獻描述,很早以前的印度教大神就都十分喜歡穿中國絲綢,中國絲綢正是通過這條蜀身毒道交易過去的。 是因為蜀錦的品質優秀,所以才能開創了這樣一條貿易通道,足以開辟交易商道的蜀錦,您說霸道不霸道? ![]() 4、蜀錦的影響“霸道”,左右國策!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重農抑商幾乎是每個朝代的基本國策之一,漢朝也不例外。 漢朝是沿襲秦制,始終以農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隨著蜀錦行業的發展和興盛,漢朝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一度被撼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普通農戶靠種地為生,每年所得糧食一部分上繳朝廷,一部分留著自己家里吃,可是絲織品就不同了,不管生產了多少,自己一寸也不能留只能賣掉,咱們前面介紹過了,蜀錦這樣的高檔品普通百姓根本沒有資格穿戴。這樣一來就促進了商業經濟的發展。 朝廷如果想要繼續扼制商業發展,就只能徹底摧毀蜀地的絲織業,讓所有的桑農、蠶農、紡織工回家種五谷。這樣可行嗎?根本不行。 漢朝時由絲織品所帶動的商業貿易已經為朝廷帶來了巨大的回報,已然成為了當時朝廷的重要經濟支柱。試問哪個統治者愿意自斷臂膀? 史料記載,漢朝時發達的蜀錦、蜀繡成為朝廷重要的貢賦來源。于是朝廷在成都專門設置“錦官”,對蜀錦蜀繡的生產、銷售進行管理,并且特別筑城以保護蜀錦蜀繡的生產。 蜀錦不僅撼動了漢朝重農抑商的國策,還引得朝廷為它設立錦官一職,試問還有哪種產品能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 蜀錦在漢末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人身上,一是諸葛亮,另一個是曹丕。 諸葛亮對蜀錦的態度咱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他在軍令中明確說明要仰仗蜀錦,下面詳細說下曹丕對蜀錦的態度。 《與群臣論蜀錦書》中記錄了曹丕這樣一段話: “自吾所織如意虎頭連璧錦,亦有金薄,蜀薄來至洛邑,皆下惡?!?/strong> 很明顯,曹丕說這句話的目的不是要表明他自己織的錦有多好,主要目的是貶低蜀錦。當時蜀錦風靡全國,魏國上至高官貴戚,下到地主富賈,都成了蜀錦的忠實粉絲。 要知道蜀錦價格十分高昂,人們追求蜀錦就意味著魏國的金銀錢財會源源不斷流向蜀國,繼而產生巨大的“貿易逆差”。 能逼得一個皇帝自己紡織,關鍵還能引來他的一番“詆毀”,可見蜀錦的影響力確實霸道。 ![]() 5、后語:蜀地作為中國絲綢文化發祥地之一,它所造就的蜀錦在大漢江山中霸道的穿行了四百余年,在悠悠歷史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蜀錦之所以霸道,主要得益于先民過人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藝。一條條交錯的絲線,飽含著先民對工藝的嚴苛要求,對匠人品質的孜孜追求,還有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38578.html
上一篇:桃膠銀耳羹怎么做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