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柳下惠坐懷不亂是真的嗎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所謂坐懷不亂,主要強調的就是“坐懷”,要在這種特定情況下做到“不亂”。英雄難過美人關,食色,乃性也!你我皆是俗人、凡人,況且柳下惠呢?柳下惠“坐懷不亂”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呢?下面中睿百科網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就不得不提《毛詩故訓傳》,為方便起見,簡稱《毛傳》。《毛傳》是《詩經》的注本,在解釋《小雅·巷伯》的時候,征引了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有三個人,一個是魯國男子,一個是寡婦,以及處于對話當中的柳下惠。魯國男子和寡婦是鄰居,并且兩人都是獨居狀態。 有一天晚上,下了大暴雨,婦人的房子壞了,怎么辦呢?婦人來隔壁敲門,跟男子說,能不能借宿?男子斷然拒絕。婦人窗前問男子,“為什么?”(何不仁而不納我乎?)男子說,“我聽說男女兩人不到六十歲,是不能獨處的。現在你我還年輕……” ![]() 婦人又說,“你為何不學柳下惠?你我獨處,別人也不會說不是。”男子回答道,“柳下惠可以,但是我做不到。正因為我做不到,所以我不開門,這樣也是在學習柳下惠。” 孔子聽到這件事,直接說“善哉”,很稱贊這位男子。顯然,這是自知者明,魯國男子并沒盲目學習柳下惠!而第二個故事恰恰相反。同樣的“夜雨納婦”,這位叫顏叔子的魯人卻是開了門。但自己拿著蠟燭,在屋外過了一夜。 從這兩個故事,并沒看出成語——坐懷不亂。看到的是柳下惠的“仁舉”,看到的是柳下惠高尚的品行。至于柳下惠怎么“坐懷不亂”,沒有交代,我們也不知道。反倒是北宋慧寶在此基礎之上,作以引申,又加入了細節。這樣一來,柳下惠登場的故事基本定型。 慧寶在《開門錄》這句“學戒者必敦顏柳之 節”注解道: 寒夜婦不及國門,柳下惠以衣覆之,至明而去不犯男子不仁之行也 到元代,胡炳文將“以衣覆之”展開,增加前后細節,故事成了這樣: 時大寒,忽有女子來托宿,下惠恐其凍死,乃坐之于懷,以衣覆之,至曉不為亂 ![]() 坐之于懷,至曉不亂,到明朝,更加進一步,于是成了“坐懷不亂”。明清小說,十分常見。柳下惠的故事也流傳甚廣,成了一個大家學習的榜樣。 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少有視品德比美色還重要的人。但我們需要一個“好德如好色者”,需要一個好德而不好色的人,需要一個跨越“食色性也”的人。柳下惠應運而生!也因此有了《毛傳》中故事化下的柳下惠側面形象。 有人問,為什么是柳下惠? 柳下惠姓展名禽,食邑柳下謚惠,這就是“柳下惠”的來源。他是魯國的士師,一個掌管刑罰訴訟的小官。但為人很直,很耿直,直道而事人,結果就是三次被罷免官職。為表達自己正直的操守,他說:你是你,我是我,縱使你一絲不掛在我身旁,也無法將我污濁。 ![]() 后來,孔子就批評魯國的權貴臧文仲,明知道柳下惠賢德,也不舉薦他一同做官。到了孟子,直接將柳下惠拔高到孔子、伊尹、伯夷的高度,稱他“圣之和者”,視之為典范。 所以,柳下惠便實現了這樣一個過程: 優秀的魯國官吏——孔子稱贊的“賢”——孟子推崇的“圣”——道德典范,百世之師 到最終,柳下惠活了整整一百歲! |
上一篇:怎樣做美味的扁豆松花蛋湯面?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