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呂皞《己酉元日》詩詞賞析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如果直接在網上搜索《己酉元日》,出來的結果基本都是陸游的作品。明朝詩人呂皞也作過一首同名作品,那今天就準備跟各位講講呂皞的這首《己酉元日》。史籍對于呂皞這個人記載的并不多,但他有不少作品流傳了下來,這也增加了呂皞的神秘感,后人想要了解他,也只能通過他的作品這一條路了。下面就由52詩經網的小編,帶大家看看這首詩,解析其中的含義,感興趣的話就別錯過啦。 ![]() 前言這首詩在網上找不到釋義文章,呂皞這個人,也幾乎找不到他的故事以及生卒時間。 老街試著解了一下,未必準確,歡迎詩友指正。先從詩的題目說起《己酉元日》。 元日,正月初一,在己酉年的正月初一,呂皞做了一首七言律詩,表示自己的志向。 那么己酉年又是哪一年呢? 經過查詢,明朝有5個己酉年,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這首詩第二句說明作詩的時間是皇帝即位第二年 。因此可以判斷這個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他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恰好是己酉年。 《己酉元日》就是1489年的正月初一這一天。 ![]() 1、首聯:三于郡國閱春正,二載龍飛戴圣明。首聯寫明時間,頷聯贊許朝政,頸聯明志。尾聯為自己做官開脫,也是一種表態,我沒有為朝廷做夠貢獻,還不想退休辭官。 首聯對仗起,上聯是:三于郡國閱春正。 春正, 出自《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郡國"泛指地方行政區 。第一句的意思是,我三次在京城以外見到春天的正月,即我作地方官已經三年了, 下聯:二載龍飛戴圣明 。 《易·乾》寫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龍,常常是帝王的象征, “龍飛”表示帝王的興起或即位。 新的皇帝已經即位兩年 ,我很感戴這是一個圣明的君主。 前面說過,這個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明朝的第九位皇帝。1487年,朱佑樘即位,1489年呂皞作這首詩的時候,正好兩年。 ![]() 2、頷聯:北極紅云香篆暖,東風金水柳絲晴。七律的首聯不必一定對仗,但是頷聯和頸聯是必須對仗的。不過這首詩中,前面三聯都對仗。 好了,回來繼續說頷聯。 北極,指朝廷。杜甫有《登樓》詩云: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這兩句詩的大概意思是,新皇帝登基兩年,朝廷一片祥瑞:紅云香篆暖;而且景色也不錯:東風金水柳絲晴。 頷聯的含義,是說朝政清明,是對于新皇帝執政能力的委婉贊揚 。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朱佑樘即位 ,史書記載他為人寬厚仁慈, 勤于政事, 勵精圖治, 史稱"弘治中興"。 ![]() 3、頸聯:江湖臥處驚垂老,禮樂興期問兩生。垂老,將近老年之人。 兩生,指熟諳禮樂典籍而不與時俗同流合污的人。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是叔孫通使征魯諸生三十余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 我處于江湖之遠(在京城之外做地方官:三于郡國閱春正),已經是垂老之人。但是我仍舊努力做一個“興禮樂”的“鄙儒”。 即表明自己的志向,作一個為朝廷和百姓有貢獻的、有點頑固不同時俗的老頭。 ![]() 4、尾聯:為負涓埃未歸去,敝廬元有薄田耕。“涓埃”,表示微薄、微小。 因為朝政如此清明,我還沒有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做的貢獻太少,所以沒有辭官歸鄉。 這里的“涓埃”,可以和杜甫的這首《野望》對比著看: 西山白雪三年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唯將遲暮供多病,未有 涓埃荅圣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敝廬,我家房屋,就是我家的意思;元有,元即原,元有就是原有。我并不是貪婪做官的俸祿和種種好處,其實和陶淵明一樣,家里還是有些薄田可以養活自己的。 薄田,貧瘠的田地,也許他家里有高樓大廈良田千頃,但在詩里卻謙虛地說敝廬和薄田。 ![]() 結束語萬歷年間,內閣首輔朱國楨曾經評價朱佑樘: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可見,呂皞稱贊其“圣明”還是比較公道的。 呂皞這首詩其實在表明心跡,也是回答了一個隱藏的問題:我為什么沒有辭官歸隱呢? 孟浩然有詩云:端居恥圣明。圣明君主統治時期,讀書人不出身報效君主,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即呂皞“為負涓埃未歸去”之意。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38258.html
上一篇:魚肉娃娃菜粥的做法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