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春秋筆法的意思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春秋筆法是一個成語,但是并不是一個很常用的成語,也不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成語,并不是能從字面含義就能理解到深層含義的成語。那么,春秋筆法這個成語究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演變出這樣一個成語,和春秋時期有什么關系?春秋筆法在歷史上有什么樣的歷史典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春秋筆法是什么意思春秋筆法是指在宣傳材料的選擇上注意褒貶。孔子修《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筆”和“削”。“筆”是在原來《春秋》的記錄上加添,“削”是對原來的《春秋》的記錄刪減。公羊家說:孔子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史記·孔子世家》) 春秋筆法強調,“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莊子·天下》)這就是說,在編書時,涉及到尊者,隱也。《春秋》中所記的八百多起事件,除了記載日食、地震、天災、風霜等一百零二條外,其余七百多條無一不是記錄周天子、諸侯、卿大夫的重大活動。當時,奴隸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到處是“寇盜充斥”,“盜賊公行”。這些直接危害奴隸主統治的重大事件,概不記入《春秋》。
2.解釋所謂“春秋筆法”,也叫“春秋書法”或“微言大義”,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歷史敘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創造的一種文章寫法,即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 《春秋》,魯國史書,相傳為孔子所修。經學家認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貶。歷史上,左丘明發微探幽,最先對這種筆法作了精當的概括:“《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賢人誰能修之?(《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思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誡邪惡而褒獎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誰能夠編寫?)” 由于孔子編寫《春秋》,在記述歷史時,暗含褒貶,行文中雖然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例如詞匯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作者主觀看法。后世作者為了闡述孔子的思想,撰寫了專門的著作以解釋《春秋》的內在涵義,特別是其中涉及禮的一些細節。如“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既然已經殺掉了他(關其思),就沒必要再用對人的謙稱--“子”了。 史家講求秉筆直書,但孔子卻利用不太明顯的字眼等隱諱的寫法,暗暗將自己的主觀看法加入其中,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后世對此有褒有貶。
3.歷史典故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晚年的孔子回到魯國,整理文獻,著述《春秋》,在編寫《春秋》,記述歷史時,孔子把自己的褒貶意見,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出來,以至于孔子的學生子夏他們覺得《春秋》連一個字都難以改動。 但是孔子在表達褒貶之意時,行文中不直接闡述對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卻通過細節描寫,詞匯的選取和材料的篩選,委婉而微妙地表達主觀看法。 比如,吳國、越國的國君自己膽大稱王,而孔子在《春秋》里卻把他們貶稱為“子”;踐土之盟,實際上是晉文公召喚周天子去的,但孔子在《春秋》里卻為周天子粉飾,說“天子到河陽去打獵”。 后世學者們將孔子的這種行文手法稱之為“春秋筆法”,或稱“微言大義”,比喻文筆曲折隱晦卻又含有褒貶意思的寫作風格。 孔子編撰《春秋》,記載歷史人物和事件,寓褒貶于行文之 中,以表達自己的看法,后人稱為“春秋筆法”。如《春秋》經文 “隱公元年”云:“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左傳》隱公元年揭示 了《春秋》此語隱藏的深意:“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 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
不言出 奔,難之也。”《左傳》指出,段不像兄弟,所以不說“弟”字;兄弟相 爭,如同兩個國君,所以稱之為“克”;把莊公稱為“鄭伯”是諷刺 他有失教誨(事情的發展是莊公蓄意安排的)。《春秋》這樣記載 就表達出了莊公的本心;不說“出奔”,是由于史官下筆有為難之 處。 這表明《春秋》以否定的態度對待鄭伯、共叔段兄弟相爭。又如,《春秋》經文“襄公十三年”云:“冬,城防。”《左傳》襄公 十三年云:“冬,城防,書事,時也。于是將早城,臧武仲請俟畢農事。禮也。”《左傳》指出,《春秋》記載冬天在防地筑城這件事,是 由于合于時令;當時打算早些時候筑城,臧武仲請求農活完了以 后再動工,這是合于禮的。 這表叼《春秋》肯定對在冬天修筑防 城這件事持肯定態度。《左傳》成公十四年記君子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 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左 傳》指出,《春秋》的記述。用詞細密而意義顯明,記載史實而含蓄 深遠,婉轉而順理成章,窮盡而無所歪曲,警戒邪惡而獎勵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誰能夠編寫?這是對孔子春秋筆法的一個很好 的說明。“褒若華袞之榮,貶如斧鉞之嚴”是春秋筆法的特色。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36054.html
上一篇:如何做酸菜魚湯好喝?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