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雕蟲小技中“雕蟲”和“小技”分別是什么意思?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雕蟲小技”這個成語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意思是比喻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技能。如果用在別人身上會有些貶義的意思,用在自己身上就成了謙虛。那大家了解“雕蟲”和“小技”究竟是什么意思嗎?其實“雕蟲”并不是指雕刻蟲子,而是指一種叫雕蟲篆刻的書體,在秦書中蟲書和刻符是兩種字體,想要學(xué)會這種字體在當(dāng)時也是個很難學(xué)會的技術(shù)活。那為何雕蟲篆刻會被貶低呢?下面就為大家揭曉這個秘密,一起來看看吧。 ![]()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李白,年輕時為了入仕做官,常以詩作文為敲門磚,譬如他當(dāng)時曾向善于為朝廷引進人才的韓朝忠寫過一封《與韓荊州書》的自薦信,開篇便是:“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識荊”一詞,就是這樣來的)”,信的最后,還不忘自貶一番:“恐雕蟲小技,不合大人”。 “雕蟲小技”出自《隋書·李德林傳》:“雕蟲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輩。”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雕蟲小技,最初的叫法為“雕蟲篆刻”,源于西漢文學(xué)家揚雄的《法言·吾子》,他把自己年少時喜歡作賦的天資,認(rèn)為不過是雕蟲篆刻的技藝,成年后就不再為之了。 “篆刻”容易理解,然何謂“雕蟲”? ![]() “蟲”,在這里指的是一種書體,即“蟲書”,又稱“鳥蟲書”或“鳥蟲篆”(先秦時期“鳥”也稱為“羽蟲”,指有翅膀的蟲),亦如清代段玉裁《注》中寫道:“鳥蟲書,謂其或象鳥、或象蟲,蟲亦稱羽蟲也。” 鳥蟲書,其字形與鳥形融為一體,又或是在字旁附加鳥形作裝飾;其筆畫故作蜿蜒盤曲狀,有如蟲類身體之彎曲。鳥蟲書是先秦篆書的變體,為春秋戰(zhàn)國時代流行于吳、越、楚、蔡、宋等南方諸國的一種特殊的美術(shù)字體,代表著那個時代對文字的審美。 鳥蟲體,在當(dāng)時除了用于旗幟、兵器、符信外,更多出現(xiàn)在青銅器上的銘文裝飾,不少還在刻文的凹線內(nèi)用金錯嵌(錯金工藝),更顯高貴華麗。因為,“雕”除了指大型猛禽(鳥類)外,還包含琢刻義,故古人把書寫或刻寫鳥蟲書體,稱之為雕蟲。再后來,古人約定俗成地把寫書法喻為雕蟲,而把寫文章稱之為雕龍。 然而,這種不易掌握的雕蟲書體,怎么會淪落為“小技”呢? ![]() “小技”是什么?技,從手、從支,手與支合起來表示一種維持生活或支撐家庭的手工活,其本義是賴以謀生的手藝。“小技”就是微不足道的手藝,又或是不足掛齒之技巧。雖然雕蟲書體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被南方諸國廣泛使用,也曾列為秦書八體中的一種,但畢竟屬裝飾性的美術(shù)書體,實用性不強,后來,也就慢慢地被人們遺棄了,故自漢代以后甚少再現(xiàn)。 不過,我們時下還能偶爾在坊間或集市上,見到民間藝人用自制的竹筆或木筆書寫一種所謂的鳥蟲書法,至于這種色彩鮮艷、有如東北炕頭上的大花被面的字體是否與先秦的雕蟲書體有著淵源關(guān)系,筆者不得而知。 又因雕蟲書體固定式的裝飾性,與書法追求彰顯個性的風(fēng)格難以相合,故被后來的文人雅士,斥為俗套或匠氣而不為之,孫過庭在《書譜》一書中,就將鳥蟲書鄙薄為“巧涉丹青,功虧翰墨”的小技而已。 “技”之所以成為“小”,“雕蟲小技”之所以被喻為微不足道的技能,其中還有一個歷史和社會原因。手藝由人掌握,因此“技”的延伸義,也指從事一些行業(yè)或手工業(yè)的人,即工匠或匠人。 ![]() 我國自古就是農(nóng)業(yè)大國,以農(nóng)為本,是當(dāng)時的歷史選擇。在重農(nóng)抑工商的政策下,我國古代匠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凡是與技有關(guān)的人和事,似乎都不被社會所重視,難登大雅之堂、難入富貴之列。 金文中的“百工”,是近乎奴隸的手工業(yè)勞動者。至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提出了“士、農(nóng)、工、商”四民分業(yè)定居理論,客觀上促成了后來封建社會中“士、農(nóng)、工、商”的地位劃分。唐宋時期,手工業(yè)者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到元代,政府又通過嚴(yán)格的“匠戶”制度,對工匠進行種種限制和奴役。直至清代以后,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匠戶制度才被廢除。 在古代中國,既然匠人處于社會底層,也談不上什么政治地位,故其所從事的職業(yè),也就不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了,別說與“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大夫相比,甚至還不能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農(nóng)比量齊觀,在“巧奪天工”、“鬼斧神工”、“能工巧匠”的贊譽背后,他們對文明社會的貢獻,最終也免不了“雕蟲小技”“奇技淫巧”之歸宿,故也就有了“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之社會歧視,根深蒂固。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m.avcorse.com/read-73044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