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孫權晚年也是發生了好幾起不如意的事情,今天為大家講述的事件就是孫權被公孫淵還曾擺了一道。其實孫權在大的戰略方面沒什么問題,就是細節上需要有人幫忙,以前周瑜、魯肅還在的時候,就能幫孫權分擔不少。陸孫這方面就要差一些了,而且他跟孫權的關系也算不上很好,這次事件也是讓孫權顏面全無。其中一句成語“氣涌如山”就表達了孫權當時的心情,一起來看看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情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吳主傳》及其注引《江表傳》,時間是在東吳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主人公是孫權。原文如下: 《三國志·吳主傳》載:“三月,遣舒、綜還,使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等將兵萬人,金寶珍貨,九錫備物,乘海授淵。舉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諫,以為淵未可信,而寵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數百護送舒、綜,權終不聽。淵果斬彌等,送其首于魏,沒其兵資。權大怒,欲自征淵,尚書仆射薛綜等切諫乃止。” ![]() 《江表傳》載:“權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難易,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如山。不自載鼠子頭以擲于海,無顏復臨萬國。就令顛沛,不以為恨。’” 綜合這兩段記載,這個故事的大意是:東吳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三月,孫權決定護送宿舒與孫琮等人返回遼東,同時派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等人率領一萬軍隊,帶著金銀財寶、九錫等禮器,乘船前往遼東賜給公孫淵。丞相顧雍等滿朝大臣勸諫,認為公孫淵不可輕信,而且賜給他的恩寵和待遇都非常過分,只要派遣官兵數百人護送宿舒和孫琮已經足夠了。 ![]() 不過,孫權并沒有聽從大臣們的勸告,最終公孫淵若然殺害了張彌等人,將他們的人頭送到曹魏,將他們的兵器資仗都收歸己有。孫權聞訊后發怒,氣憤地表示:“我已經年過六十,世間任何事情,我都經歷過??扇缃駞s被公孫淵這小子騙了,令人氣憤到極點。如果不親自抓住他,將他的頭顱割下扔到海里去,我還有什么臉面統治天下??v然此次出征異常艱辛,我也不會有任何抱怨?!贝撕?,包括尚書仆射薛琮等大臣苦勸,終于打消了孫權遠征遼東的念頭。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孫權口中的“氣涌如山”,意為憤怒到極點。這也是由孫權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 東吳帝國與遼東公孫淵之間的交往始于東吳黃武八年(公元229年)?!度龂尽侵鱾鳌分姓f:“五月,使校尉張剛、管篤之遼東?!边@是在孫權稱帝后一個月的事情。為什么與相隔萬里的公孫淵交往,孫權的目的非常明確,一來是對曹魏進行戰略牽制,二來似乎獲得當時東吳最為短缺的戰略物資——戰馬。 不過,令孫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公孫淵不但吞掉了孫權派人帶去了人馬、兵器,還將孫權派去的使者殺害先給曹魏,以此向曹魏帝國表忠心。孫權不但白白損失了一萬多人馬和眾多金銀財寶,還引發朝臣的集體反對,可謂顏面無存。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