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披荊斬棘典故出處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披荊斬棘這個成語我們還是非常熟悉的,小時候在課文里應該也都有學過。但是你知道披荊斬棘背后的典故到底是怎樣的么?今天就專門為大家介紹下披荊斬棘的典故和出處。當時的歷史背景是發生在三國時期,曹操和他一位部位之間發生的故事。曹操是個暴脾氣的人,誰要是惹他不高興了可能就會人頭落地,這次連披荊斬棘都用出來了,看看雙方是發生什么故事了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武故事》,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主人公是曹操和王必。原文如下: 領長史王必,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石,國之良吏也。蹉跌久未辟之,舍騏驥而弗乘,焉遑遑而更求哉?故教辟之,已署所宜,便以領長史統事如故。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丞相府長史王必,是我創業時期的老部下,曾協助我掃除障礙,克服困難。忠誠能干,勤于政事,其心如鐵石般堅貞,是國家出色的官吏,卻長期沒有得到提拔。舍棄好馬不騎,難道還要花費力氣另外去找呢?因此我下令對他予以提拔。除了他的本職工作不變外,加封為領長史之職。 ![]()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曹操所言的“披荊棘”,這三個字后來被演化成了一句成語,叫做“披荊斬棘”,意為在開創事業時,掃除障礙,克服困難。 王必是誰?一般的愛好者對他不太了解,這不僅是因為他在相關的小說中沒有出現,就連史料中的記載也非常的零散。不過,他在曹操集團創業及發展階段所做出的貢獻卻非常巨大。下面我就對這個人物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王必依附曹操集團的時間不詳,他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見于獻帝中平三年(公元192年)。當時,曹操在兗州豪強張邈、陳宮等人的支持下成為兗州牧,但這個職務并未得到漢末朝廷的承認。后來,李傕、郭汜控制的漢末朝廷任命金尚來到兗州就任州牧,曹操不得不出兵將其趕走。為了使自己的職務合法化,曹操派遣王必前往長安拜見漢獻帝。 王必在一路上經歷艱險,先是被河內太守張楊扣押,后來又差點遭李傕、郭汜等人逮捕。但就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王必還是想方設法完成使命,也不僅使得曹操的兗州牧一職合法化,也為曹操后來的“奉天子以令諸侯”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此后,王必又以主簿之職參與了曹操所發動的統一中原的軍事行動。曹操就任丞相后,他一直擔任丞相府長史之職。除了出使長安之外,他最為著名的事跡有兩個。一是在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力勸曹操殺了呂布,二是在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挫敗了由吉本、韋晃、耿紀在許昌發動的叛亂,為穩定曹魏內部局勢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上一篇:方便面做法:涼拌方便面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