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蕭道成是誰 為什么被稱為魚鱗子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說到這個蕭道成,可能很多人對他并不熟悉,他是南朝齊的開過皇帝,在南北朝,他的影響力還是不小的,畢竟他可是篡位當上皇帝的,而且是歷史上大臣篡位成功的典范!那么話說回來,這個人的具體個人資料是什么呢?他又為什么被稱為魚鱗子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蕭道成是誰
蕭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即齊高帝,字紹伯,小字斗將,南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南朝齊的開國皇帝(479年5月29日-482年4月11日)。 初為宋雍州刺史蕭思話左軍中兵參軍。明帝末,官至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遺詔以右衛將軍領衛尉,與尚書令袁粲、護軍將軍褚淵、中領軍劉勔共掌機要。后廢帝元徽二年(474),桂陽王劉休范反,自請屯新亭(今江蘇省南京市)以當其鋒。事平有功,遷中領軍,進爵為公,與袁粲、褚淵、劉秉更日入值決事,號為“四貴”。五年,殺后廢帝,立順帝,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沈攸之反于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司徒袁粲、尚書令劉秉反于石頭(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領軍劉韞、直閤卜伯興反于宮廷,悉擊平之。進位至齊王。 升明三年(479)四月,迫順帝禪位,年號建元。博學有文采,工草、隸,弈棋第二品。身不御精細之物,每謂:使我臨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嘗詔東觀學士撰《史林》三十篇。卒謚高帝,廟號太祖。
2、蕭道成為什么被稱為魚鱗子史書在記載齊高帝蕭道成的事跡時,稱呼蕭道成為“魚鱗子”,記載到:“少有大志,喜怒不形于色,胸有四海之心;長得儀表英異,寬額方臉,聲如洪鐘,身高七尺五寸,遍體有魚鱗紋。”那么史書為何又稱蕭道成為魚鱗子呢?主要是因為蕭道成稱帝得了一種皮膚病,這種病的癥狀,就是皮膚會長像魚鱗一樣的斑塊,后面史書記載便毫無忌言的稱之為“魚鱗子”,這就是其綽號的來源。
公元443年(元嘉二十年),“魚鱗子”蕭道成的軍旅生涯正式起步。說到蕭道成能夠到軍中做事,還與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有關。劉裕在沒有發跡之前,蕭家的一位姑娘做了劉裕的繼母。從劉裕當上宋代皇帝的那一天起,與皇族本來毫無淵緣關系的蕭家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劉皇帝家的親戚。借著劉裕繼母遠房宗親這點關系,蕭道成入職之初,就在雍州刺史蕭思話的手下當著一員小將,自不在話下。在軍中的蕭道成其表現還是可圈可點在與北方部族的征戰中,屢屢顯示軍事才能,在軍中逐漸嶄露頭角。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