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歷史上鰲拜真是被一群少年抓住的嗎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因為鰲拜經常會在各種清朝影視劇中出現,所以知道他的朋友很多。那歷史上,鰲拜是滿清三代元勛、權臣,權利一度非常之大,甚至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鰲拜年輕時跟隨皇太極征戰四方,戰功顯赫,此后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到了康熙皇帝時期,鰲拜是托孤大臣,手握權柄,因此康熙十分忌憚鰲拜,便暗中決定將其除掉,那歷史上鰲拜究竟是怎樣被緝拿的呢?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是清朝有名的勇士,康熙皇帝卻僅僅用一幫見習侍衛就打敗了鰲拜。對于這件事,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覺得這很有可能是一種歷史虛構。說不定當時康熙擒拿鰲拜的時候,不僅僅只有一幫小孩子,還埋伏著大內高手。是大內高手出場了,才拿下了強大的鰲拜的。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說康熙肯定沒有埋伏著大內高手,而且就算康熙埋伏著大內高手,這件事在歷史上也不會留下這樣的記載。畢竟是康熙和索額圖的一種安排,康熙只要不說,索額圖只要不說,這件事情就沒有人知道。很有可能,史官們是根據大家的猜測和議論,然后通過自己的甄別,選出一種最恰當的說法記載下來。只要是最恰當的說話,因此就不能排除有大內高手這一點。 不過,筆者認為,其實康熙是用不著大內高手,就能夠解決鰲拜問題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鰲拜不會出全力康熙無論如何,都是不會選擇大內高手。因為如果選擇大內高手,鰲拜就不可能一點也不知道。如果鰲拜知道康熙與大內高手有接觸,鰲拜必然會有所提防。這樣,康熙扳倒鰲拜的行動,就不容易成功了。 所以,康熙絕不會打草驚蛇。不但如此,還要讓鰲拜覺得,康熙是不務正業,只喜歡吃喝玩樂。 總之,康熙就是想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甚至那些年輕人在與鰲拜摔跤的過程中,也一直要讓鰲拜不覺得,這不是在傷害他。 鰲拜如果只認為這幾個小少年在和他比武,而沒有覺得這幾個小少年在害他,那么,他身體的潛能,就不可能最大程度激發出來,他就不能以死相搏。一個人只有發現了生命危險,只有處在最危險的時候,他才會以死相搏。只有以死相搏,才能夠把一個人身體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 再一點,鰲拜在比武的時候,他也不敢拼盡全力和康熙的那些摔跤手們拼命比賽。為什么說不敢拼盡全力呢?因為這是皇帝的人,相當于是代表皇帝的。鰲拜雖然好強,但是他多多少少會給康熙留一點臉面。如果打敗了這幾個小少年,康熙的臉上也許就掛不住。所以,他肯定會有意讓一讓這幾個小少年的。 按照鰲拜的性格,他也不可能讓這幾個小少年打敗。因為他在政治上是很強勢的,它要體現出自己比康熙強大。所以最終他也是想要打敗這幾個小少年的。但是他肯定不會一上手就使出全力。它想的是,先等小少年占個上風,他再打敗他們,那樣的話,既保住了康熙的面子,也使得他不落下風。 不過,鰲拜想得是好的,但是那幾個小少年一開始就用全力。等到鰲拜發現苗頭不對,也想用全力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鰲拜年事已高鰲拜雖然是勇士,曾經在戰場上叱咤風云,但是畢竟鰲拜已經是59歲的老人了。要知道,59歲在古代,絕對是一個很老的年紀。 在武俠小說中,常常會寫到一個人年紀越大,他的武功修為越高,武功也就越高。事實上,這種說法對也不對,說這種說法對,是因為武俠小說中講的,并不是真正的武力值,而是指他的武學修為。所謂武學修為,就是對武學的一種理解。它是一種文化范疇的,并不代表實際的打擊能力。說不對,是因為一個人的年紀越大,他的體力肯定越弱,從古至今都是這樣,絕不可能有改變。 也許鰲拜在年輕的時候,確實非常強大,武功非常厲害。但是當他已經59歲的時候,他的年體力值已經很弱了,再加上鰲拜自從到朝廷以后,多年來一直養尊處優,好久沒有打過仗了,也肯定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同時,因為飲食特別好,古人又不知道節制,他很容易就得肥胖病。因此,他在和小少年的進行比武的時候,根本不是小少年的對手。 總之,在鰲拜在不設防的情況下,又遭遇了少年們的圍堵,所以很快就被拿下來了。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