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李自成入京后為何快速走向了敗亡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李自成的故事經常出現在文學,還有影視作品中,相對來說,大家會更加了解李自成一些。李自成早期征戰四方,花了十幾年建立大順政權,可能當時的人們都覺得李自成徹底取代明朝只是時間問題。后來李自成順利入京,結果入京沒多久,李自成便快速走向衰敗,令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李自成失敗的原因能找出各種各項的分析文章,那今天我們給各位列舉出兩條,大家可以一起討論看看。
1、快速敗亡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之后領兵北伐,在三月占領了北京,推翻明朝的統治。可是李自成并沒有確立在全國的統治,反而迅速敗亡,在一年的時間,就丟掉了所有地盤,并在1645年5月死于九宮山。“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闖王李自成為何會有這樣的結局呢? 李自成迅速崛起的原因很多,迅速失敗的原因也不少,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既是他走向成功的訣竅,也是他的踏入失敗的根源!那就是“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著她娘,吃著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p>
這句話是明朝末年民間流行的一句口號,當然這是李自成方面搞出來的,用來召集百姓支持的。這句話怎么就成為李自成成敗的關鍵了呢?李自成起義之初,情況并不樂觀,特別是1638年,他在明軍圍追堵截之下,一度只剩下十八人。之后,李自成轉戰湖北、四川、陜西也沒能得到迅速的發展。 沒過多久,河南爆發了嚴重的水旱災害,赤地千里,廣大農民顆粒無收。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官方沒有接濟百姓,反而催逼賦稅。而李自成就在此時進入了河南,身邊只有一千多人而已。李自成適時提出了“闖王來了不納糧”口號,打開官府的糧倉,賑濟百姓,因此迅速得到了廣大饑民的支持。
2、原因解析李自成的軍隊很快就發展了數萬人,十幾萬人,幾十萬人,“一呼百萬,其勢燎原不可撲”。李自成在作戰的過程中踐行百姓不納糧的原則,那么他的軍餉從哪里來呢?原來起義軍每打下一個地方,李自成就會將當地的貴族官員、地主豪紳的財產、糧食充公??恐@個口號,李自成迅速擴充實力,之后一舉推翻了明朝。 可是問題隨之而來!李自成在打下北京后,已經占領了秦嶺、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但是李自成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實現封建化的過程,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政治、經濟制度,特別是賦稅制度。當時李自成擁兵百萬,這么多人的軍餉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他只能還靠著“拷餉”的方式,維持軍隊的生計。
這就帶來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一,拷餉讓李自成失去了明朝官員的支持。其實自孫傳庭敗亡后,許多明朝官員都已經認清形勢,做好投降大順軍的準備了,因此李自成在東征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多少抵抗??墒怯捎诳金A,這些官員徹底與大順軍決裂,吳三桂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第二,李自成依然是“流寇”思想。當時,李自成已經占據了很大的地盤,但是他沒有對這些地區實施有效的管理,占據李自成頭腦的依然是“流寇”思想,打下一地就拷餉,也不征收賦稅,不進行地方的建設。換言之,李自成的地盤雖大,但卻不是他的根據地。所以山海關之戰失敗后,李自成一路潰敗,根本擋不住清軍。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