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儒家吳起后來被掌門人逐出師門真正原因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說到如古代的儒家大家一定不陌生了。 儒家思想是當時歷史上的一種主流思想,在歷史上著名的孔子就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小編看到有不少的人也是在問儒家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其實,儒家的思想是仁,以人為本的思想,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儒家吳起后來被掌門人逐出師門真正原因是什么?具體的一起來看看吧! ![]() 吳起本來是衛國的人,年輕的時候跟母親相依為命,混跡于街頭巷尾,熱衷于擊劍比武,常常惹事生非,吳起的母親就常常責備他。那時代的人似乎都很喜歡用折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決心,比如蘇秦頭懸梁錐刺股,勾踐的臥薪和嘗膽,都是用極致的自我摧殘來表達內心之求,而吳起受到母親責備,也便抱起自己的手臂咬,當眾對母親發誓,說自己要去游學,要成為一方諸侯的大將,乘著高車大馬,才回衛國來面見母親。 《東周列國志》里說的是“母泣而流只,起竟出北門不顧”,吳起顯然誤會了母親之心,所謂為人父母者,求的子女安分守己,勤勤懇懇,哪怕是粗茶淡飯,只要能夠在父母身邊盡孝,就能滿足其天倫之樂,尤其是在春秋戰國這樣的時代里,能夠保全生命,順利的生活在父母身邊,已經就是世間最大的幸福事了。吳起的性格從這件事情看來,就是非常暴躁的,當然他也是非常有主見的人物,這對吳起后來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影響。 ![]() 當時是春秋末世戰國初期,社會上興起了一股私學的風潮,尤其是孔子周游列國而后,更是把這種思想帶到了很多國家??鬃油瞥绲氖恰坝薪虩o類”,就是什么學生都可以收,什么學生都可以教育,到吳起所生活的時代,孔子的學生曾參在魯國教學,在列國中很出名,吳起便找到了曾參并拜之為師,在曾參門下吳起晝夜勤學苦讀,不久也贏得一些名聲,成為曾參門下較為得意的弟子。齊國的大夫田居到魯國出使的時候,聞其大名,與吳起見面交談,就非常的看重吳起的本領,將自己的女兒也嫁給了吳起,這個女子就是后來“殺妻求將”里的那位女主人公。 儒家是很講究忠孝節義的,在儒家的教育體系中,孝順也是必學科目,因此后來曾參看到吳起學業有所成就,便與吳起交流孝道之事,當得知吳起曾向母親發誓說“不為卿相,不入衛城”后,便認為吳起不是個好學生,在儒家學問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絕對圣經,修身齊家是擺在第一位的,吳起這個人顯然不是學儒的好材料。而后來吳起的家中老母病逝,當噩耗傳來之時,吳起也不過是仰天長嘯三聲,便又開始朗誦詩文,曾參就此事直接斷論吳起為“忘本之人”,自此將吳起逐出師門。 ![]() 從儒門里出來的吳起,在魯國已經有所名聲,而其不能從學儒習文中尋找到進入朝堂的途徑,也便轉而學兵法,不料學儒讓吳起娶了個齊國貴族老婆,而學兵才是最適合吳起的,此后三年之間吳起即學成出山,為魯國臣子公儀休所重,把吳起推薦給了當時的魯國國君魯穆公,吳起受封為大夫,遂是打開了其走向恢弘戰場的序幕。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6235.html
上一篇:袁世凱為什么是北洋軍閥鼻祖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