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起羅伯特·奧本海默,他就是世界核彈之父,出生于1904年4月的美國紐約一個非常富有的德裔猶太人家庭。奧本海默的父親是一位德國裔的猶太人,自小就移民到了美國,之后通過紡織行業發家致富。其母親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畫家,并且鼓勵著奧本海默接觸文學與藝術。只不過他目前再他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給了奧本海默不小的打擊。 ![]() 家庭的富有使奧本海默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藝術熏陶,小時候就被公認為是一位天才:5歲時即能收集礦物標本;11歲時開始獨立研究礦物,被推選為紐約礦物俱樂部的成員;12歲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中學時期,奧本海默愛好廣泛,文理皆優,畢業時以10門功課全優的成績獨點鰲頭。1922年進入哈佛大學化學系學習,四年的課程他在三年間便讀完了,1925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隨后他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想跟盧瑟福從事實驗物理研究,但盧瑟福不愿收他為學生,這時他迷上了量子力學,于是開始攻讀理論物理,加入到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926年,轉到德國哥廷根大學,跟隨馬克思·玻恩研究,1927年以量子力學論文獲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據稱論文發表當天,在座的評審教授竟無一人敢發言反駁 。世人評論奧本海默鋒芒畢露。 1929年,奧本海默接受了在伯克利的加里福利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學術職位,這一時期是他個人研究工作的鼎盛時期,他繼續從事大量的尖端性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成為當時美國一名重要的物理學權威和學術帶頭人。 ![]()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了,美國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制造原子彈。奧本海默成為發展原子彈計劃的主任。原子彈的制造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奧本海默付出相當多的汗水與心血。1945年7月16日早晨5時,一顆安放在鐵塔上的試驗原子彈終于搶在暴風雨的間隙中爆炸了。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17秒,美國在太平洋蒂尼安島上的空軍基地朝日本廣島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彈。這一刻,奧本海默想到了古印度《摩訶婆羅多經》中的《福者之歌》:“漫天奇光異彩,猶如圣靈逞威,祇有千只太陽,始能與它爭輝。” 奧本海默領導著整個團隊完成了這場杜魯門所盛贊的“一項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有組織的科學奇跡”,從而不僅驗證了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為盡早結束戰爭作出了貢獻,也為自己贏得了崇高的聲譽,成了舉國上下人所共知的英雄。他被人們譽為“原子彈之父”。 ![]() 然而這些榮譽并沒有給奧本海默帶來多少喜悅,當原子彈試爆成功時,奧本海默本“對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點驚惶失措”,而在心中浮起了“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的感覺。當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擲下以后,奧本海默心中的罪惡感就愈發難以解脫了,以至于作為美國代表團成員在聯合國大會上脫口而出:“總統先生,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 1946年3月,由奧本海默策劃并參與起草的《艾奇遜—利連撒爾報告》,提出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及國際控制問題,這引起了政府的不滿。1953年,他被指揮同情共產主義,并被解除了相關職務。10年之后,約翰遜總統授予他費米獎為其昭雪。1965年,奧本海默患了肝炎,身體不佳。1967年2月18日在普林斯頓死于喉癌,許多科學家參加他的葬禮,遵照他的遺囑,將他火化,骨灰撒到維爾京群島。 ![]() 1、知識拓展1937年,奧本海默的父親去世,給他留下30萬美元的遺產,他用來資助西班牙內戰中反法西斯的國際縱隊,并資助了美國的一些左翼活動。美國參議員麥卡錫指控政府官員中有多位共產黨員,許多人因此下臺,甚至被迫害致死。奧本海默也被盯上,被指控為與共產黨人合作,包庇蘇聯間諜,反對制造氫彈等。1953年12月,艾森豪威爾宣布“對奧本海默進行安全審查并吊銷其安全特許權”。1954年4月12日至5月6日召開了長達四周的安全聽證會。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奧本海默案件”。 2、知識鏈接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總工作人數10萬。“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協助奧本海默組織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團隊,1943年有4000名科學家進駐洛斯阿拉莫斯,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波爾、費曼、馮·諾依曼等大師級物理學家皆在其內,開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成功地制造了第一批原子彈,隨后在阿拉摩高德沙漠上空引爆,并發出耀目閃光及冒起巨型蘑菇狀云。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51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