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青巴圖魯是誰?真有這人么?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巴圖魯”在滿語當中叫做“baturu”,漢語的意思就是“英勇、勇猛”。這是清帝詞語有功之臣所使用的一種名號,最早是出現在后金濕氣,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末年。在當時,滿族精于騎射,是一個英勇善戰的民族,在長期的戰爭中,涌現出了許多勇猛的戰士,為了對他們進行嘉獎,于是一批巴圖魯應運而生。 ![]() 巴圖魯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被封為巴圖魯呢?從其字面意思上來看,我們大致可以推斷是勇猛立下戰功的人,具體而言,可以分為四類人:第一類便是在某次戰役中表現英勇者,比如努爾哈赤時期曾斬殺哈達兵三騎的安費揚古。這類人因有顯赫的戰功,因此被賜巴圖魯稱號的情況最為普遍。第二類是在好幾次戰爭中都表現出色,因累積戰功而受賜封者,比如勞薩。第三類是受降、斬殺敵眾者;第四類便是在戰爭中受傷甚至死亡者,因此巴圖魯并非只授予在世者,對戰死者也是一種追封。應該注意的是,巴圖魯只是一種榮譽稱號,被賜巴圖魯的人不會因此而加俸祿、升官。它的授予標準是戰爭中的表現,因此不分等級,低至無名士卒也有獲封巴圖魯的機會。 ![]() 福建水師提督健勇巴圖魯蔡攀龍 有清一代,巴圖魯的賜號也經歷一個變化過程,早在后金時期,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了表彰將士們的英勇表現,便賜予他們巴圖魯的稱號,但這時能享有此一稱號的人數極少,努爾哈赤時期共有6人,皇太極時期共17人,而且只有滿族人才能得此賜號。這時的“巴圖魯”稱號也比較單一,除了統一的“巴圖魯”之外,少數巴圖魯賜號前會加上蒙語前綴,比如穆爾哈齊被賜予 cing baturu(青巴圖魯)。 ![]() 第二個階段為清朝建立初期,即順治到乾隆時期,這時滿清入關沒多久,各地叛亂、起義屢禁不止,被授予“巴圖魯”的情形也更為復雜,因此清朝完善了巴圖魯這一名號制度,由單一的“巴圖魯”稱號向復合式巴圖魯封號轉變,出現了滿語復合巴圖魯和其他語音符合巴圖魯,也就是“語言 巴圖魯”的形勢,比如siribaturu 錫利巴圖魯(滿語復合巴圖魯)、庫木勒濟特依巴圖魯(蒙古語復合巴圖魯)、健勇(漢語復合結構的巴圖魯)等。而且巴圖魯的封號也不再被滿族人所獨占,主要評判標準是戰場表現。同時,巴圖魯數量的多少與當時戰爭形勢有關,清順治朝僅有倆人獲得了巴圖魯的稱號,但是到了乾隆朝,有68人被賜予巴圖魯的封號。(www.ws46.cOm) ![]() 領隊大臣貴州鎮遠鎮總兵僧格巴圖魯敖成像 巴圖魯們在鞏固清朝統治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是清朝鎮壓各地反清復明判斷的倚靠力量,為維護清朝統治、平定叛亂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政治日益腐敗的晚清,巴圖魯們也是清政府鎮壓農民起義的工具。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4255.html
上一篇:馬粉是什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