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姜子牙故居呂國是在什么地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3)
|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故事,歷史上姜子牙是周朝開國元勛,周初兵學奠基人。在很多神話作品中,同樣可以看到姜子牙的身影,一位距今有3000多年歷史的人物,可以說各朝各代都有他的崇拜者,可見的歷史地位之高。不過也正是因為姜子牙距離我們太過久遠,所以他身上還有很多事沒辦法確定,例如姜子牙的出身。那今天就準備以這個話題展開講解,看看姜子牙的家事到底有哪些秘密。 ![]() 姜子牙出身作為商末周初風云人物,中國兵學奠基人,姜子牙一生充滿了傳奇,但也留下了無數謎團,其中之一就是姜子牙的身世之謎。隨著地下文物不斷挺身而出,姜子牙的身世慢慢浮出水面,原來姜子牙果然不是平民,盡管這一結論違背我們的期望,卻符合當時“王侯將相真有種”的歷史事實。 根據史書記載,姜子牙出身極為低微,做過不得志的屠夫和小商販,還被妻子嫌棄掃出家門。 《戰國策·秦五》說:“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尉繚子》說:“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棘津。”漢朝《韓詩外傳》說:“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 這些文獻雖然語焉不詳,說法不一,但是大致都透露出姜子牙大約出生于齊地,垂暮之年還曾在棘津做過賣吃食的小販,在朝歌當過屠夫,生活極為貧困。尤其是《戰國策》記載的“齊之逐夫”四個字,是指姜子牙是夫入婦家的贅婿,后來因為不擅生計而被老婦逐出家門,遭人鄙視。 《史記》:“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司馬遷這一段記載略微詳細,指出姜子牙是炎帝部落的一支——四岳之后,出生于齊地,結合姜子牙之后齊國君主以“呂”為氏,因此基本可以確定姜子牙為呂國之后。不過,盡管姜子牙家族顯赫,但時光荏苒,數代之后,姜子牙卻出身低微。所謂“金龍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變化龍”,姜子牙渭水垂釣,遇見了周文王姬昌,君明臣賢,兩人瞬間擦出了火花,從此姜子牙扶搖直上九萬里,不僅幫助周人滅商,而且還成為齊國開創者,留下一段超級勵志的傳說,享譽三千年。 關于姜子牙的信息,歸納一下大約有四點:一姜子牙出生于齊地,二姜子牙是炎帝之后、呂國之后,三是姜子牙七十歲還在商朝首都朝歌賣食,四是姜子牙曾被老婆逐出家門。商朝之際齊地屬于東夷,肯定沒有“齊地”之說,這里所說的齊地,是后人根據齊國而來。 ![]() 呂國是何地這里有一個關鍵,即呂國在哪!歷史上的呂國,開國者是伯夷——大禹治水的最強助手、傳說《山海經》是其所著,因為“佐禹平水土甚有功”,于是被封在呂地。商朝末年,呂國成為周人的同盟,后來呂國幫助周武王滅掉商朝,被周武王繼續封于呂地。古代學者認為,呂國位于河南南陽,清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六》記載“當成周者,南有申、呂,是也”,認為上古之際呂國已于南陽建立。 南陽位于河南西南,到安陽殷墟大約450余公里,到山東大約700余公里,到西安大約420余公里,因此史書記載姜子牙祖籍南陽,出生于齊地,去過商朝朝歌,還在渭水釣魚遇見周文王,大約也能說得通,畢竟這些距離不算過于夸張,以古代交通能力,勉強還是能夠到達的。 然而,考古發現的諸多事實,卻推翻了一些史書的記載,證明呂國并不在南陽,而是在山西。 1972年,在甘肅靈臺洞山、姚家河、白草坡、吊街、西嶺等地,考古專家發現了多處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土于靈臺縣獨店鄉吊街村的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銅簋(guǐ)引起專家高度關注,簋內作有銘文,兩行四字,即“呂姜作簋”! 青銅簋銘文中出現“呂姜”兩字,表明青銅簋主是一位夫人,呂為氏名,姜為姓。西周時代貴族婦女用名,最常見的便是這種氏加姓的形式,這源于古代有同姓不婚制度,婦女名字中必須顯示其姓。靈臺縣,文獻記載中的古須密國所在,這件青銅器的主人應該是嫁到了古須密國,可以看成古須密國與呂國聯姻。因此,至少在西周初年,呂國所在地應該不在南陽,而在中國的北方才對,這兩個諸侯國應該相距不會太遠。 ![]() 無獨有偶,解密的殷墟甲骨文也說明了這一點。甲骨文卜辭中有不少關于“呂”的記載:“于呂,王乃田,亡災。貞,呂不受其年,貞,呂.....受其年。丙辰卜,谷貞曰,吉方及口方敦呂。” “呂”是商王田獵之所,且還占卜受年或不受年,因此應該是商朝藩屬國之一,地理位置大概在商朝四境之內或邊疆一帶。尤為重要的是,從呂國經常遭受“吉方”或其他國家入侵來看,呂國與吉方國必然很近,而甲骨文卜辭中又記載“吉方亦侵我西鄙田”,因此包括李學勤在內諸多學者認為,吉方應該在山西西部,而呂國在山西西南部或西部。如今,山西中西部有“呂梁山”,西南部“呂鄉”、“呂城”等名稱,應該就是呂國留下的歷史遺跡。 根據考古發現,基本可以確定一點:至少在西周初期,呂國還位于山西,靠近陜西、河南的地區。換言之,姜子牙很可能就出生于這一地區,離朝歌、渭水相對較近。而姜子牙出生于齊地之說,以商朝交通條件,和姜子牙平民狀況,還能往來于朝歌、渭水等地,實在過于驚人。 為何史書上記載呂國在南陽,原因很簡單,學者結合考古發現考證認為,西周宣王時代,呂國的一支從山西遷徙到了河南南陽一帶,在此建立了呂國。因此,春秋時期呂國至少有三個分支,即姜子牙建立的齊國,山西呂國舊部,河南南陽呂國。 ![]() 姜子牙家世這里又引申出另一個話題,如果姜子牙出生于齊地,遠離呂國,那么以當時交通與通訊條件,必然屬于不足一談的呂國支系,甚至都不會被承認;但如果姜子牙出生于呂國,即便“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了,但總歸還是呂國之后,貴族之后,無論是獲取知識,還是毛遂自薦,都有了一定的身份基礎,這猶如現在的名牌大學學歷證書。 司馬遷在《齊太公世家》中有一猜測:“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游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認為姜子牙曾在商紂王朝中擔任過官職,因不滿商紂王的暴虐無道而離開,過了一段游說和隱居生活,直到后來遇見周文王。可見,姜子牙身份應該不同凡響,辭官之后隱居過程之中,或許姜子牙為了生計,做過屠夫等工作,以至才被人誤解身份低微。 姜子牙身世是不是低微,周武王給商紂王定下的一條罪狀,反而可能證明姜子牙身份不同凡響。在《尚書》和《史記》中,周武王與姜子牙給商紂王定了四條罪狀,其中一條是“遺其王父兄弟不用,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即不用兄弟親戚治國,卻用犯罪或奴隸。而在殷墟甲骨文中,又經常可以發現商紂王重用身份低微的小臣。如果姜子牙出身低微,周武王、姜子牙給商紂王的罪狀豈非與之自相矛盾?結合呂國是商末時期的周人盟友,因此姜子牙身份呼之欲出,應該來歷非凡。 其實,在“王侯將相真有種乎”的時代,如果姜子牙真的身份非常低微,血統不夠顯貴,估計即便周文王再重視他,也不會拜他為“太師”,讓他成為首席智囊。先秦時代,除了陳勝吳廣,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的名人,哪一個不是有著不凡的家世? |
上一篇:草莓晶手鏈的寓意和象征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