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李密怎么成為瓦崗首領的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李密生于名門世族,他從小便抱有偉大志向,希望可以成就一番事業,而隋朝末年的動亂給了他一個良好機會。不過李密早期的經歷十分曲折,可以說是經歷九死一生才走上瓦崗寨,成為瓦崗軍的首領之一。李密文武雙全,所以率軍擊敗隨軍,戰功顯赫。翟讓原本已經打算讓出領袖的位置,但翟讓的哥哥從中阻攔。最后李密設計殺掉翟讓,導致瓦崗內部出現動亂,此后戰力直線下挫。那今天主要是跟大家講講李密上瓦崗之前的經歷,想了解的話可以來看看。 ![]() 1、一眼惹禍隋唐歷史演義題材的文藝作品中,常有一個這樣的情節:貴族李密跟隨隋煬帝來到江都,一天騎馬路過龍舟,恰好看見蕭皇后從龍舟窗口往外望,觀賞岸邊的美麗風景。 這正應了一句詩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蕭皇后看到的是滿眼秀麗的自然風光,李密無意間看到的卻是蕭皇后的花容月貌,那天姿國色令人沉迷,叫人魂飛魄散、牽腸掛肚。李密盯著蕭皇后目不轉睛,不覺間癡了、傻了、呆了,說道:“天下竟然還有這樣絕美之人,大丈夫當有此爾。” 蕭皇后聽此大怒,問身邊的人:“岸上乘馬之人是誰,竟敢如此無禮?”宮人們回答說:“是魏國公李密。” 好了,這次李密闖大禍了!“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卻給自己惹上彌天大禍。于是,李密從此告別輕車裘馬的貴族子弟生活,走上了四處流浪的亡命之路。 那么,李密當真是因此而流亡的嗎? 顯然不是。這則故事有許多漏洞不可采信,比如所謂的“魏國公李密”。李密的曾祖李弼在西魏時被封為魏國公,祖父李耀在北周時是邢國公,父親李寬是蒲山郡公。父親死后,李密承襲蒲山郡公爵位,并非魏國公。另外,蕭皇后四五十歲的人了,在一千四百年前的隋朝,即使貴婦人再會保養駐春,怕也難有什么花容月貌,而且還能把一個貴族子弟迷得神魂顛倒、忘乎所以的。 所以說,這則故事沒有什么真實性,可能是后人故意抹黑李密,說他是好色無恥之徒,注定難取得隋朝的大好江山,敗于李唐是天注定的。 ![]() 2、逃亡原因事實上,李密的逃亡是被逼無奈不假,但不是因為多看了蕭皇后一眼,而是因為他參與了旨在推翻隋煬帝統治的楊玄感叛亂。 大業九年(613),隋朝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再次遠征高麗。隋朝貴族楊玄感因為家仇,趁機發動了叛亂。 對隋煬帝不滿的底層人民和貴族上層紛紛響應,參與其中。而早就料定隋煬帝江山難保的李密也加入進去了。 李密少年時得到了楊玄感的父親楊素的賞識,所以與楊玄感關系不錯。見李密來投,楊玄感自然也很高興。 李密心思縝密,針對當時的現實情況,向楊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種策略,供其參考:上策是發兵北上,占領涿郡一帶,主動迎擊南歸的隋煬帝,聯系高麗王,實行前后夾擊,殺掉隋煬帝取而代之。中策是直取京師長安,端掉隋煬帝老窩,然后名正言順地改朝換代。下策是攻取叛亂地區附近的東都洛陽,然后據守中原號令天下。 ![]() 其實,上策是很好的,可行性強。一旦率軍北上,與高麗王來個前后夾擊,消滅隋煬帝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中策直取長安,在京師改朝換代,也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是,志大才疏的楊玄感偏偏選擇了下策。 攻擊洛陽城費時費力,最后非但沒能成功攻克,反而因為時間的拖延,等來了隋煬帝派來的援軍。隋軍里應外合,打得叛軍落花流水,只有逃走。 這個時候,楊玄感才想起了李密提出的中策,想舉兵進關中。卻又因為意氣用事,楊玄感率軍去攻擊弘農宮,誤入圈套,貽誤了戰機,走向徹底失敗。 楊玄感死后,李密在亂陣中逃跑,開始了長期的流亡生活。不久,他遇上了楊玄感的堂叔父楊詢,二人結伴而行。 他們先是來到了楊詢的岳父家——馮翊郡(今陜西大荔縣一帶)。在這里,他們隱姓埋名,含辛茹苦,希望能躲過官軍的追捕。 此時,李密等人已經是全國通緝的要犯,天下四處在懸賞捉拿,形勢十分嚴峻。 不久,楊詢岳父家的一個鄰居發現了李密與官府通緝要犯的圖形十分相像,就秘密去告發,渴求得到重賞。 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楊詢岳父家,捉拿了楊詢和李密,下了京兆大獄。 ![]() 3、九死一生李密被捉后,隋煬帝還在黃河北邊的高陽,尚未回京,傳令將李密等人直接押送到高陽聽候發落。同行押解的獄友們均為貴族子弟,不差錢,李密就勸大家拿錢討好押解的差使,哀求道:“我們都已經是快死的人了,請你們通融通融,讓我們再快活最后幾天。” 差使們見利忘義,也忘了警戒,任由其放浪縱酒。李密與獄友們一到夜里,就到附近的酒家吃喝玩樂,對酒當歌,鬧到凌晨東方發白方休。當然了,他們樂呵的時候,也不忘給差使們送上一桌酒菜,讓他們也一起玩樂。 時間一長,差使們對他們的防備就松懈了。 到邯鄲的時候,一天夜里,大家吃飽喝足后,趁押解的差使們不備,李密等人在臨時囚室里鑿墻而逃,去投奔附近的農民起義軍郝孝德部。 可是,當他們來到郝孝德那里,郝孝德得知他們是貴族子弟因為身犯重罪不得已才來投靠自己,就十分不屑,將其拒之門外。 李密等人又去投靠王薄農民軍,也被拒絕。李密只好與眾人分手,獨自一人向南方走,期間曾因為饑餓難耐而剝食樹皮。作為曾經的貴族子弟,李密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有今天的落魄和艱苦。 李密后來逃到河南淮陽,藏匿在農村,改名字劉智遠。為了糊口,他當起了私塾教師,招學生進行教育。幾個月后,他倍感失落,寫下了一首詩: ![]()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途士,郁陶傷寸心。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謚。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當地一個讀書人見到這首詩,認為這位“劉老師”不是一般人,不知道幾個月前是從哪里來的,就去告官。得知有人告發自己,官軍即將來抓,李密趕緊又逃跑了。 李密逃到妹夫丘君明家躲避。丘君明時任雍丘縣令,見大舅哥來了,知道他是朝廷欽犯,不敢收留,讓其去游俠王秀才家避難。李密對王秀才坦白了一切,王秀才十分欣賞李密的敢作敢為,不僅收留了他,還將女兒嫁給他為妻。李密十分感動,就在岳父家住下了。 不久,李密的妹夫丘君明的侄子丘懷義告發了他,官軍來捉拿他。官軍包圍了王家。恰好李密有事外出不在家,得知消息后趕緊逃走。王秀才和李密的妻子王氏、丘君明等人遭到株連被殺。 此時,已經是大業十二年(616)了。翟讓領導的瓦崗寨農民軍正在興起,有萬余人的隊伍活躍在今天的山東、河南交界處。 走投無路的李密,就此走上了瓦崗寨,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隋末農民起義軍的大潮中去了,為徹底推翻隋煬帝的暴虐統治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作者簡介】齊云軻,男,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陸續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90余萬字。閱讀悅讀平臺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會員。 來源: www.ws46.com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1984.html
上一篇:紫水晶的寓意及功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