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混江龍李俊成為泰國國王,到底是真是假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混江龍李俊乃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排名第26位。在梁山,李俊是水軍頭目,戰功顯赫。讓很多人感到好奇的一件事是,李俊在歸隱后與童威等人來到了暹羅,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泰國,他最后成為了暹羅國王,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水滸傳》中的確是這樣描寫的,宋江死后,李俊守約從太倉出海,來到了暹羅,此后到底發生了什么,讓李俊能被暹羅人擁戴?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 1、招安前后,參戰立功李俊原是廬州人,在揚子江做撐船艄公,也是揚子江的黑社會老大,獨霸揚子江。和童威、童猛關系密切,成為生死兄弟,三人曾共同販賣過官府禁止的私鹽。李俊常年在江里混,練就了一身好水性,在江中,一個猛子扎下去,露出水面時,手里竟舉著一條徒手捉住的大魚,人稱混江龍。 宋江刺配江州,在揭陽嶺三次遇險,李俊奮不顧身的營救,不但令其脫險,還接納了一幫生死相隨的弟兄。宋江不忘救命之恩,把李俊當作嫡系,梁山排座次,后上山的李俊,座次反超阮氏三兄弟,排行第二十六位,上應天壽星,坐上了梁山水軍大都督的職位,相當于現在的海軍司令。 招安前后的歷次交戰,李俊不負眾望,他指揮下的水軍,大顯身手:三敗高俅,擒殺金陵水軍統制劉夢龍;征田虎,獻水攻之計,水灌太原城;討王慶,與童威、童猛扮做漁夫,在清江邊埋伏,生擒王慶;征方臘,親率水軍頭領到清溪城詐降,在城中放火,里應外合大敗敵軍。 如此大的功勞,作為幸存的梁山將領,他沒有躺在功勞簿上想入非非,迷失了方向。他清楚地看到,不管你有多大戰功,奸臣們絕不會放過你,在這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選擇了一條與眾兄弟截然不同的道路,遠渡海外,躲開了昏君奸臣的迫害。 ![]() 2、坐失良機,遺憾終生梁山兵馬征遼幫凱旋歸來,欲進京城,朝廷顧忌,傳令讓他們在城外駐扎,梁山眾兄弟涼透了心,個個義憤填膺,皆有反意。 李俊找到吳用,把水軍頭領的主張,告訴軍師說:“弟兄們在這里與其受氣,倒不如搶掠了京師,再回梁山落草,瀟灑快活。” 吳用答道:“自古來蛇無頭不走,我如何敢自作主張,宋哥哥一心保大宋,他不肯,你們也反不起來。” 后來,宋江被奸臣毒死,吳用到宋江的墳上看望,清楚自己的下場,假如不死,也難逃奸臣們的魔掌,與其被人害死,不如自行了斷,這位能掐會算的智多星,死在臨頭才知道“如果當初聽了李俊兄弟的話,也不會有今日的下場啊!”隨后吊死在墳前的樹上,應了一句老話“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 3、海外避難,成為國王李俊結識的費保,這可是一個冷眼看世界之人,當局者迷,局外者清。因為,宋江效忠宋廷,梁山眾好漢又認為宋江是眾星之主,哪個敢違背哥哥心愿。費保是局外人,看透了朝廷招安的真正目的,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兩虎相斗,既幫朝廷消滅方臘賊寇,又借此削弱梁山的實力。 費保多次提醒李俊,再跟著宋江混,下場可悲,本不糊涂的李俊早在心里打著小算盤,只是時機不到,征完方臘,大軍班師,途經蘇州,李俊假裝中風,并提出由童氏弟兄留下照顧,宋江一一應允。 宋江大軍走后,李俊準備好了出海大船,帶了一幫生死兄弟,和一些兵士,從太倉港出發,在海上漂泊多日,到達了暹羅國附近的金鰲島,自稱是征東大元帥,李俊這幫弟兄團結一心,作戰勇猛,以一當十,所向披靡,擊退前來征討的暹羅國軍兵,并進攻暹羅城,暹羅國主不敢與之抗衡,國主馬賽真遣使求和,李俊宣布停戰,退回金鰲島,休養生息。 李俊在島上招兵買馬,擴大實力,并積極訓練,戰斗力迅速提高,一提起李俊的名字,暹羅國人既佩服,又畏懼。 ![]() 之后,暹羅國中內亂,奸臣共濤圖謀不軌,殺掉國主馬賽真,自立為王。李俊興兵報仇,聯合前來投奔的登云山、飲馬川兩伙武裝,平息了內亂,大家看李俊是干大事之人,國主已被殺,一致擁戴李俊為暹羅國主。 李俊接任國主,聘請費保為軍師,童威、童猛為護國大將軍。李俊盡職盡責,勵精圖治,使暹羅國很快強盛起來,人民安居樂業。他們也都在海外娶妻生子,有了后代。 現代評論者對李俊的評價,多著眼他出海成王的結局,稱他是梁山好漢中結局最好的人。之所以有如此美滿的結局,取決于他出色的領導才能,眼光敏銳,能夠及時看穿宋江的愚忠本質。且李俊性格義氣豁達,又能禮賢下士,為人低調,有威望,能服眾。 李俊作為宋江的嫡系,他不盲目跟著宋哥哥一條黑道走到底,而是另辟新徑,韜光養晦,見機行事,終于等到時機,躲到海外開創一番事業,成為梁山眾好漢中結局最好的人。 作者簡介:姜廣富,喜愛文學寫作,習慣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躍在文學創作圈內的老兵。 |
上一篇:黃水晶怎么消磁凈化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