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論語全文及翻譯帶拼音(含拼音注釋翻譯)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境內),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了《六經》。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典《論語》。《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其行事。
第二十章 論語堯曰篇
yáo yuē zī ěr shùn tiān zhī lì shǔ zài ěr gōng yǔn zhí qí zhōng
堯 曰:咨,爾 舜。天 之 歷 數 在 爾 躬,允 執 其 中。
sì hǎi kùn qióng tiān lù yǒng zhōng shùn yì yǐ mìng yǔ yuē yǔ xiǎo zǐ lǚ
四 海 困 窮,天 祿 永 終。舜 亦 以 命 禹,曰:予 小 子 履,
gǎn yòng xuán mǔ gǎn zhāo gào yú huáng huáng hòu dì yǒu zuì bù gǎn shè
敢 用 玄 牡,敢 昭 告 于 皇 皇 后 帝。有 罪 不 敢 赦,
dì chén bú bì jiǎn zài dì xīn zhèn gōng yǒu zuì wú yǐ wàn fāng wàn fāng
帝 臣 不 蔽,簡 在 帝 心。朕 躬 有 罪,無 以 萬 方。萬 方
yǒu zuì zuì zài zhèn gōng zhōu yǒu dà lài shàn rén shì fù suī yǒu zhōu qīn
有 罪,罪 在 朕 躬。周 有 大 賚,善 人 是 富。雖 有 周 親,
bù rú rén rén bǎi xìng yǒu guò zài yǔ yī rén jǐn quán liàng shěn fǎ dù
不 如 仁 人。百 姓 有 過,在 予 一 人。謹 權 量,審 法 度,
xiū fèi guān sì fāng zhī zhèng xíng yān xīng miè guó jì jué shì jǔ yì mín
修 廢 官,四 方 之 政 行 焉。興 滅 國,繼 絕 世,舉 逸 民,
tiān xià zhī mín guī xīn yān suǒ zhòng mín shí sāng jì kuān zé dé zhòng
天 下 之 民 歸 心 焉。所 重,民、食、喪、祭。寬 則 得 眾,
xìn zé mín rèn yān mǐn zé yǒu gōng gōng zé yuè
信 則 民 任 焉,敏 則 有 功,公 則 悅。
【注釋】堯:傳說我國父系氏族社會后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把帝位禪(shàn)讓給舜。
咨(zī):感嘆詞,相當于嘖嘖。
舜:接受堯禪讓的君主,后把帝位禪讓給了禹。傳說他的眼睛有兩個瞳仁,又叫重華。
天之歷數:天命,古代帝王認為自己能當皇帝是由天命決定的,常假托天命。
允:公平,公允。
執:執守,保持。
予小子:上古帝王自稱詞,或稱予一人。
履:商湯的名字。
玄:黑色。
牡:公牛。
皇皇:大,偉大。
后:古代天子諸侯都稱作后,后世皇帝的正妻稱后。
帝:古代指最高的天神。這里,帝、后都指天帝。
朕(zhèn):我。秦代之前不論地位尊卑都自稱朕。
賚(lài):賞賜。
權:衡量輕重。
量:容量。
法度:不是指法律制度,而是指度量衡。度,長度。
說:同“悅”。
【大意】堯說:“嘖嘖!你舜!天命落到你身上了,你要公允地執守中正之道。如果你執行不好,天下百姓陷入窮困,那么上天給你的祿位就永遠終結了。” 舜也把同樣的話囑咐了禹。商湯說:“我履,謹用黑色公牛來做犧牲,冒昧地向天帝禱告:對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賢人仆臣我也不敢隱瞞掩蓋,您心里是清楚的。如果我自身有罪過,不要累及天下萬方;如果萬方有罪,都該由我一人負責。” 周武王大行賞賜,使善人都富了起來。周武王說:“雖然有至親近戚,都不如仁人。百姓有過錯的話,都該由我一人承擔。” 審定度量衡,務求統一公平,恢復已經廢棄的官職,四方的政令就容易推行了。恢復被滅亡的國家,承續已絕的族世,推舉任用在野隱居的賢人,天下的民心就歸服了。所重視的是人民、飲食、喪禮、祭禮。在上位的人寬厚就會獲得民心,能守信,民眾就信任他,能勤勉做事就能取得成功,處事公平人民就會高興。
zǐ zhāng wèn yú kǒng zǐ yuē hé rú sī kě yǐ cóng zhèng yǐ zǐ
子 張 問 于 孔 子 曰:何 如 斯 可 以 從 政 矣?子
yuē zūn wǔ měi bǐng sì è sī kě yǐ cóng zhèng yǐ zǐ zhāng yuē hé
曰:尊 五 美,摒 四 惡,斯 可 以 從 政 矣。子 張 曰:何
wèi wǔ měi zǐ yuē jūn zǐ huì ér bú fèi láo ér bú yuàn yù ér bú
謂 五 美?子 曰:君 子 惠 而 不 費,勞 而 不 怨,欲 而 不
tān tài ér bù jiāo wēi ér bù měng zǐ zhāng yuē hé wèi huì ér bù
貪,泰 而 不 驕,威 而 不 猛。子 張 曰:何 謂 惠 而 不
fèi zǐ yuē yīn mín zhī suǒ lì ér lì zhī sī bú yì huì ér bù fèi
費?子 曰:因 民 之 所 利 而 利 之,斯 不 亦 惠 而 不 費
hū zé kě láo ér láo zhī yòu shuí yuàn yù rén ér dé rén yòu yān tān
乎。擇 可 勞 而 勞 之,又 誰 怨。欲 仁 而 得 仁,又 焉 貪。
jūn zǐ wú zhòng guǎ wú xiǎo dà wú gǎn màn sī bú yì tài ér bù jiāo
君 子 無 眾 寡,無 小 大,無 敢 慢,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驕
hū jūn zǐ zhèng qí yī guān zūn qí zhān shì yǎn rán rén wàng ér wèi zhī
乎。君 子 正 其 衣 冠,尊 其 瞻 視,儼 然 人 望 而 畏 之,
sī bú yì wēi ér bù měng hū
斯 不 亦 威 而 不 猛 乎。
【注釋】斯:就。
有司:原指官吏的統稱。這里指庫吏一類的小官,他們在財務進出時都精確計算,若從政的人這樣就顯得吝嗇小氣了。
【大意】子張問孔子說:“怎么樣就可以從政了呢?” 孔子說:“尊崇五種美德,摒棄四種惡行,就可以從政了。” 子張說:“什么是五種美德?” 孔子說:“君子給人民恩惠,而自己卻無所耗費;役使人民,卻不會遭到怨恨;求施行仁道,自己不貪求財利;矜持卻不驕傲;威嚴卻不兇猛。” 子張說:“什么是給人民恩惠而自己不耗費?” 孔子說:“看人民在哪方面可以得利,就在哪方面引導他們去得利,這不也是自己沒什么耗費嗎?選擇人民干得了的勞役讓他們干,誰又會怨恨你呢?欲求施行仁德而得到了仁德,又貪什么財利呢?君子不論對方人多少,勢力大小,都不敢怠慢,這不也是矜持而不驕傲嗎?君子衣冠端正,神色莊嚴,別人見了他就生敬畏之心,這不是威嚴而不兇猛嗎?” 子張問:“什么是四惡?” 孔子說:“不事先教育,犯了錯就殺的叫做虐;不提前告誡,卻馬上要求成功的叫暴;很晚才下命令,卻要限期完成的叫賊;同樣是要給予別人的,但在拿出來時很吝嗇,這叫小氣。”
kǒng zǐ yuē bù zhī mìng wú yǐ wéi jūn zǐ yě bù zhī lǐ wú
孔 子 曰:不 知 命,無 以 為 君 子 也;不 知 禮,無
yǐ lì yě bù zhī yán wú yǐ zhī rén yě
以 立 也;不 知 言,無 以 知 人 也。
【注釋】孔子曰:或作“子曰”。
【大意】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無法成為君子;不懂得禮,就無法立身于社會;不懂得辨別別人的言論,就無法了解知道別人。”
★最好的資源獻給最好的您,精心編排。本文僅獻給有需要的朋友,整理排版非常辛苦,讓我們一起來弘揚正能量,超級高手請略過此文。期待您能喜歡并收藏轉發給其他需要此材料的您的朋友。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諒解,其它國學經典會陸續更新,祝大家學習愉快。如您還有其它需求,請關注并私信與我,我會全力以赴為大家服務,謝謝!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