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張郃也是河北名將,為什么袁紹只重用顏良文丑?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到顏良文丑張郃大家都知道這幾個人都是出生在河北的,而且也是非常有名氣的將領了,但是最后的結果大家也發現了,那就是袁紹竟然只重用顏良文丑,對河北的張頜卻只是欣賞啊,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難道是因為張頜的心里有鬼?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 ![]()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都知道,除了五子良將之外,曹操麾下最受倚重的名將,便非五子良將莫數了。而五子良將中,知名度最高,成就最大的,則是張遼和張郃二人。畢竟張遼在合肥之戰中,創下了以八百破十萬的神話,不但能止小兒夜啼,還讓孫權聞風喪膽;張郃則讓蜀軍“自諸葛亮皆憚之”,甚至就連劉備,也“憚郃而易淵”。不過,除了能力卓越之外,這兩位名將,還有一個非常相似,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我們都知道,張遼在投奔曹操之前,曾是呂布的麾下,但是在投奔曹操后,大殺四方,終成一代名將的他,在呂布麾下時僅是一個小透明,毫不起眼。而張郃在投奔曹操之前,曾在袁紹麾下效力,也沒有什么出彩的表現,更沒有多大的名聲。張遼的經歷,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畢竟呂布是一個多疑的人,就連高順,他都知忠不用,張遼被埋沒,在情理之中。那么張郃在袁紹麾下,為什么沒能像顏良、文丑那樣,受到重用呢? 官渡之戰的時候,顏良率大軍包圍白馬;之后顏良陣亡,文丑率數萬大軍于延津追擊曹操,由此可知,他們在袁紹眼中,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然而顏良于萬軍之中,被關羽秒殺;文丑則被曹操一個簡單的計謀,殺死在了亂軍之中。相較之下,倒是張郃的能力,更加出眾,畢竟漢中爭奪戰的時候,面對劉備的突擊,他“率親搏戰,備不能克”;之后又曾識破過諸葛亮的埋伏,可謂智勇雙全,不同于顏良文丑,只會逞匹夫之勇。 那么袁紹為什么會重用顏良、文丑,卻導致了張郃被埋沒呢?對于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猜想。 ![]() 一、袁紹缺乏知人之明 袁紹作為漢末諸侯之一,不但出身高,還有足夠的野心,年輕的時候,也能夠放下架下,與他人結交,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追隨和效忠。但是論知人之明,他要比曹操、劉備等人差得遠。顏良、文丑都以驍勇著稱,但是張郃比起他們,大約要內斂一些,因此袁紹更重視前兩者,沒有重用張郃。 二、袁紹外寬內忌 另外,就算袁紹看出了張郃的才能,也不一定會重用,畢竟他是一個“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的人。這一點,從他麾下頂尖謀士田豐和沮授的待遇,便可以看出。因此,張郃很可能因為能力過于出眾,受到了袁紹的猜忌,畢竟袁紹入主冀州之前,張郃就曾勸韓馥,不要輕易讓位給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他也曾一語道破了,放棄救援烏巢,轉而攻打曹營的不可行性。 ![]() 三、張郃的降將身份 當然了,張郃的降將身份,大約也是袁紹不肯完全信任他,對他委以重任的原因之一。畢竟張郃原本是韓馥的麾下,在袁紹想要奪冀州的時候,他曾反對韓馥讓賢,后來袁紹入主冀州,他才選擇了投誠。這種情況下,如果換作是曹操、劉備,甚至孫權,都有可能不計前嫌,但是袁紹這樣多疑,又常懷猜忌之心的人,則很難對張郃完全放心。 通篇分析之后,我們不難得知,張郃是一代名將,投奔曹操后,曾讓諸葛亮和劉備忌憚,在袁紹麾下時,卻沒能受到重用,不是因為他在袁紹麾下時能力不足,而是因為他不是袁紹的嫡系部隊,袁紹本身又比較多疑,而且缺乏知人之明。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711075.html
上一篇:鄭玄典故和代表作分別是什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