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個稅匯算環節,一堆無良賬號為了吸引流量,故意使用“我申請退稅退了幾千塊”、“有房貸的別忘了這件事”等等夸大的標題來博眼球,但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么回事,今天小財就給大家澄清一下。
1、退稅究竟是什么意思從字面意思其實很好理解,把你之前交的稅退還給你。 所以,退稅的前提是你要交了稅,并且是多交了一部分稅,才會將其退還。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多交稅呢? 很簡單,只要打開個人所得稅APP,在服務中選擇“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年度選擇2022年,類型全部勾選。
點擊查詢后就可以看到自己去年有沒有交稅,交了多少稅。 如果已申報稅額合計為0,那么不用想了,個稅匯算/退稅這件事跟你沒有一毛錢關系。 有些小伙伴會奇怪,為什么明明每月工資超過了5000元,但是已申報稅額為0呢? 這種情況大概率是工作單位幫你申報了每個月的專項附加扣除,比如專項附加扣除為1500元/月,那么工資不超過6500元都不用報稅。 即便有申報稅額,也不代表一定可以退稅,必須結合收入、專項附加扣除來計算。 2、怎么計算能退多少錢根據現行個稅政策規定,應納稅額=全年總收入-6萬元-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個人養老金扣除金額 其中,退稅環節主要發生在專項附加扣除和個人養老金扣除。 如果你沒有填寫過專項附加扣除,但是查詢得知自己交了稅,可以通過填寫后進行退稅。
比如說去年買了房,那么可以按規定扣除,除此之外還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租金、贍養老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這幾項都可以填寫后扣除。 當然,如果你沒有以上幾項支出,那么也是不能退稅的。 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這是2022年新增的一項專項附加扣除。 另外今年還有一個新的扣除,那就是個人養老金。 根據規定,每人每年最多可通過繳納個人養老金抵扣12000元的納稅額。 綜上可知,假設某人全年總收入為10萬元,五險一金個人每月繳納1000元,專項附加扣除每月2000元。 應納稅額等于: 100000-60000-1000*12-2000*12=4000 應繳納個稅為4000*3%=120元,所以如果去年他交稅大于120元就可以進行退稅。 如果他又購買了4000元的個人養老金,那么應納稅額就為0,也就是不需要繳納個稅,之前交的個稅可以全部退回。 但是需要注意,個人養老金等到退休后提取時,也要收取3%的個稅,所以除非收入很高的人群,否則不適宜專門用來抵個稅。 總結:退稅的前提是你必須多交了個稅才可以退,如果沒有交過或者沒有多交,都是不能退稅的,并且這種情況占了大多數。另外,通過上文計算可知,如果全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下,基本上不需要退稅或者退稅金額很少。 如果大家看完后還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歡迎評論,我會盡力解答。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那就關注 點贊 收藏走一波~謝謝!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