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對于秦朝是“二世而亡”的說法,很多人都曾經聽說過,這種說法雖然最流行,可是也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因為秦朝雖然是趙高胡亥導致的滅亡,可最后一任亡國之君畢竟不是胡亥,而是子嬰。那么,為什么人們會自動忽略掉子嬰,以至于很多人都認為胡亥才是最后一任?而稱呼子嬰的時候,為什么很多人叫“秦王”而不是“秦三世”,不把他算作一個皇帝呢?
秦怎么敗在胡亥手上? 胡亥能夠即位完全是因為趙高為了自己的野心,專權于秦而一手策劃。因為不要說與扶蘇相比,就算是在別的公子中,胡亥也是出了名的萬跨子弟,不學無術,既無學識,也無遠見,毫無帝王之子的風度,這也是為什么趙高選擇他的原因。 且說,有一次,秦始皇設宴招待群臣,皇子們也參加,胡亥不愿意與大臣們規矩的在父親面前喝酒,就早早借故退席。按照當時的規矩,大臣的鞋子應該整齊的脫放在大殿門口,而胡亥卻把大臣的鞋子當成玩具,踢的橫七豎八,如孩童一般,滑稽可笑。到后來他當了皇帝,也是這樣任性態度,只會胡來。 因為胡亥的糊涂無知,加上趙高的教唆,使胡亥在邪路上越走越遠,趙高文武雙全,善于騎射,精通法律,不僅深得秦始皇信任,且始皇讓他教胡亥書法,法律和斷案,加上趙高善于蠱惑人心,不久,就將胡亥牢牢控制住了。
而在后來,始皇第五次出巡,胡亥硬要相隨,怎料,始皇沒于中途,趙高和李斯就偽造詔書,立胡亥為帝,并賜死扶蘇和蒙恬。 再后來,在趙高的教唆下,胡亥大開殺戒 ,蒙恬兄弟,諸位皇子,不聽話的文武大臣都慘遭殺戮,有些大臣,例如右丞相馮去病和將軍馮劫對秦二世絕望,為免受侮辱,選擇自盡。 為滿足自己花天酒地,胡亥放縱無度,繁重的勞役激起民憤,農民的賦稅日益加重,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隨之而來的是各處的起義,被滅亡的六國后裔也打出六國旗號反秦,各地稱王割據者不計其數。其中,陳勝的屬將,周文領兵十萬直奔函谷關而來,秦的末日,到了。
子嬰是誰?為何歷史要袒護他? 秦王子嬰,姓嬴,名子嬰。秦朝最后一個統治者,初稱皇帝,后來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但后世亦有人稱之為“秦三世”。 秦二世胡亥被弒后,趙高迎立始皇帝嫡長孫子嬰即皇帝位,即位五天后,趙高企圖招引起義軍到咸陽并承諾殺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嬰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殺死,并誅殺趙高全家。四十余日后,劉邦首先進入關中,到達灞上后勸子嬰投降,子嬰自知秦氣數已盡,不愿讓更多人枉送性命,就同意投降。秦朝在子嬰投降的一刻正式結束。 子嬰是個賢明的人,有人稱,子嬰的遭遇、才干及影響力并非任何屬秦二世同輩或后輩者所能企及。當初秦二世胡亥即位,寵信趙高,準備加害蒙恬時,子嬰曾極力勸阻二世,說誅殺忠臣而舉用沒有德行的人,是使朝廷內群臣互不信任,而使在外的將士們意志喪失,但秦二世不聽從他的諫言,還是殺掉了蒙恬。
后來項羽入咸陽城后,立刻殺死子嬰,并進行了大屠殺及縱火,子嬰之死,并不大快人心,反而讓百姓及后世覺得可憐,所以關于子嬰,后世持有同情態度。 客觀上,為什么說秦二世而亡? 1.時間上,“秦三世”子嬰在位僅46天,在位太短。 2.子嬰稱“秦王”而不是“三世皇帝”,因為當時秦朝的勢力大為減弱,已經不能算是統一的王朝了,所以子嬰稱“秦王”,對自己的定位是諸侯國秦國,而不是統一天下的“秦朝”。
3.且秦在二世的時候,劉邦就攻入咸陽了,一個國家的首都被攻占就相當于滅國。 所以說秦朝是二世而亡,只有兩個皇帝。 |
上一篇:蘭陵王真正死因是什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