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顏徵在為什么不告訴孔子他的父親是誰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去世,他是被自己的母親顏徵在一手帶大。不過顏徵在并沒有告訴孔子他的父親是誰,所以孔子童年時期根本不清楚生父究竟是何人。直到顏徵在去世后,孔子才從他人那里得知自己父親的身份,然后按照當時的禮儀,將父母同葬在一起。想必小伙伴們都有個疑問,顏徵在為什么不告訴孔子他的父親是誰呢?顏徵在是有什么顧慮,而叔梁紇又是一個怎樣的人? 南宋大儒朱熹的《朱子語類》記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是對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崇高禮贊,表達了千百年來人們對孔子的無限敬意。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老師,是中國人民的精神領袖,堪稱歷史上最偉大的中國人?!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鬃邮怯赡赣H顏氏獨自一人養育成人的,他從小就在艱難困苦中磨練奮斗,他來自于一個單親家庭。 ![]() 一、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孔子十六七歲時,母親顏徵在就去世了。直到此時,孔子都還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誰,母親生前一直沒有向他提起過關于父親的任何情況。 按照古時禮制規矩,母親應該和父親合葬,孔子只好暫時把母親的靈柩安葬在一個公共墓地里。后來,鄰居挽父的母親可憐孔子傷心難過,終于向孔子講述了他的身世秘密,以及他的母親顏徵在含辛茹苦把他養大成人的艱辛經歷。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父親名叫叔梁紇,他們的祖先是殷商王室的后裔,是朝廷分封國——宋國的貴族。孔氏的六世祖叫孔父嘉,是宋國大夫,曾為大司馬,在一次宮廷內亂中被仇家殺害。 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為了躲避災禍,逃命到魯國的陬邑定居下來,孔氏家族于是就在陬邑一帶繁衍生息。 ![]() 陬邑是孔子的誕生地,位于今天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距離曲阜市區三十里左右??鬃拥母赣H叔梁紇曾經擔任陬邑宰,是國家正式任命的地方官,職位相當于今天的縣長,也就是說孔子是個“官二代”。 叔梁紇是遠近聞名的能人,還是一個英俊瀟灑、威武有力的大力士。年輕時,他曾經參軍入伍,為國家四處征戰。 在一次戰斗中,他奮力舉起敵方城門,讓將士們順利通過,最終化險為夷。魯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齊國入侵魯國,敵軍包圍了防邑城。叔梁紇帶領三百勇士,護送當時被困于城里的魯國朝廷官員殺出重圍,安全轉移。緊接著,他又帶兵殺回防邑城,護衛百姓。齊國軍隊被叔梁紇部隊的英勇氣勢嚇倒,不得不罷兵離去。 孔子在得知自己的父親是叔梁紇之后,在曲阜防山尋找到了父親的墓地。于是,孔子就把母親顏徵在的靈柩移往防山,與父親合葬。這也意味著孔子終于認祖歸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根基。 ![]() 二、孔子繼承了母親的偉大人格魅力孔子的母親顏氏為什么要刻意隱瞞孔子父親叔梁紇的身份呢?《史記·孔子世家》云:“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于尼丘得孔子?!笨梢?,顏氏與叔梁紇的婚姻并非明媒正娶,孔子是二人“野合”的結果。 傳說,叔梁紇的夫人接連給他生了九個女兒,沒有兒子。叔梁紇就娶了個小妾,小妾給他生了個兒子叫孟皮,不幸的是,孩子生下來有足疾,是個殘疾人。叔梁紇很不甘心,決定再找一個女人給自己生兒子。 當時,顏徵在年輕貌美,還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多歲,年齡相差懸殊。顏徵在對叔梁紇的英雄事跡早有耳聞,對他心生愛慕,暗自答應了他的追求。他們的婚姻沒有經過正式合法程序,于禮不合,夫妻倆瞞著家人在尼山居住生活并且懷孕,故謂之“野合”。 魯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了。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頭頂凹陷),容貌的確有點不盡人意。因為母親顏氏在孔子出生之前曾經禱告于尼丘山,故而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來因為他在家中排名第二,又被人戲稱為“孔老二”。 ![]() 叔梁紇大概是不喜歡孔子小時候的容貌,他遷怒于顏徵在,往日對顏氏的激情逐漸趨于冷淡??鬃尤龤q的時候,父親叔梁紇就因病去世了。 叔梁紇在生前,沒有對顏氏母子的生活有一個好的安排。以至于,在他去世后不久,顏氏母子就被孔家趕出了家門。孤兒寡母頓時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和依靠。 顏氏帶著尚在襁褓之中的孔子離開孔家,主母惡語相向,兒子嗷嗷待哺,顏氏內心的凄苦無助,實在是令人難以想象。她的痛苦化為一腔幽怨,化為她對這個傷害她的男人的怨恨,同時也成為她奮發圖強、砥礪前行的頑強動力。 顏氏在走投無路之時,作出了一個英明的決定。她帶上孔子和孔子的庶兄孟皮,兩個小孩,一起離開陬邑,來到當時魯國的首都曲阜,投靠親友。 他們居住在曲阜城西南的平民區里,一家人艱難謀生,掙扎在窮困潦倒之中。好在曲阜當時是魯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孔子在這里耳濡目染,接受了先進文化的熏陶教育。 母親顏氏無疑就是引領孔子人生道路的第一位老師,是他學習效法的榜樣。顏氏隨時都在督促孔子努力學習,在母親的精心呵護養育下,孔子在不斷健康成長。 ![]() 三、孔子早年的奮斗經歷孔子生而異相,容貌怪異,卻是聰明伶俐,天性純良。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孔子七歲的時候,來自吳國的學者季札觀看了魯國的禮樂表演,為其宏大豐盛的內容場景,嘆為觀止。孔子在媽媽的帶領下,也常常去學習參觀這些文化禮樂的表演活動。 史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講述少年孔子和小朋友做游戲時,孔子常常擺出祭品器物,一本正經地模仿學習大人們的禮儀。 母親顏氏總是用欣賞地目光看待自己的兒子,她沒有嘲笑兒子幼稚的胡鬧,反而鼓勵他自覺學習,認真學習。孔子家境貧寒,參加正規系統的貴族學校學習活動是不可能的。 古代的學校稱為“?!薄ⅰ靶颉?、“癢”,在平民居住區時有設立。一般到了夏歷秋收后的農閑時期,學校就會舉辦一些教學活動。老師教授文化知識,禮、樂、射、御,還有軍事知識,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此時,母親顏氏總是要求兒子放下手中的活路,主動去參加學習,并鼓勵他不斷進步。 孔子向學生講述自己的少年生活,說道:“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在艱難困苦中,孔子從小就學會了干粗活。他幫助母親耕地、種莊稼、種菜、放牧,成為了干農活的行家里手。 孔子長大后,曾經擔任過管理農牧的官職,學生樊遲還曾經向他請教過種莊稼的問題。不過農事畢竟屬于簡單低級的體力勞動,孔子倡導學生專心于學問,故而他把干粗活稱之為“鄙事”。孔子是從勞動的價值大小來分析的,應該沒有輕視體力勞動者的意思。 ![]() 少年孔子一天天長大,如今的他身材高大,身高約有一米九,孔武有力,完全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優點。不過孔子走的道路與父親截然不同,他飽讀詩書,四處問學,已經成長為遠近聞名的青年才俊。 孔子十七歲的時候,魯國大夫孟里子病逝,臨終前,他對自己的兒子懿子說:“孔丘,圣人之后。吾聞圣人之后必有達者,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與?吾即沒,若必師之?!?《史記·孔子世家》)孟里子病逝后,懿子果然按照父親的遺囑,和魯國人南宮敬叔等人一道前往孔家,拜孔子為師。 這樣,孔子才十七歲,就已經成為了老師,有了第一批追隨者。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孔子的母親顏徵在去世了。他悲痛欲絕,不知道該如何去報答這位含辛茹苦把自己養育成人的偉大母親。他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找到父親的墓地,把母親的靈柩和父親安葬在一起,以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歲,當時,他已經功成名就,桃李滿天下。這一年,孔子仍然滿懷豪情壯志,他決心帶領學生走出家鄉,游學列國,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十余年的學問羈旅生活。 臨行前,孔子到防山去為父母掃墓,并在墓上積土四尺,為的是防止墳墓塌陷,將來無法識別。 事后,恰逢大雨,弟子前來報告說,墓土被雨水沖垮了??鬃記]有回答,弟子接連報告了三次,以為老師沒有聽見。進門一看,老師已經是淚流滿面了。 【作者簡介】劉永,四川綿陽人,現為公務員,愛好文史寫作,時有詩文發表于報刊,有《文同評傳》等書籍出版。 |
上一篇:紅木手串為啥沒人帶了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