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曹操殺呂布之后,是不是真的后悔了?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3)
|
說到曹操吧其實還真的是有點意思的,當初在白門樓話說其實是不太想殺呂布的,但是聽了劉備的言語之后而是毅然而然的把呂布給殺了,那么在之后的時間里面曹操好像有過后悔了,那么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在歷史上曹操是不是后悔的,在演義中的情況又是怎么樣的?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 其實在正史中,曹操殺了呂布是毫無悔意的,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基于《三國演義》了。 曹操殺呂布后,從無悔意! 呂布,舉世無雙的驍將,方天畫戟赤兔馬,讓世之武將俯首稱臣。但是,呂布見利忘義、貪財好色,連殺丁原、董卓,落了個“三姓家奴”稱號。因此,在下邳城被俘以后,當呂布貪生怕死時搖尾乞憐,說出“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曹操沉思后,征求劉備意見;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于是曹操下令處死呂布。 有人說,曹操處死呂布以后,曾經多次后悔,此言差矣! 曹操,世之奸雄,狡詐多疑,什么虛指梅林以解士兵之渴啦,什么借王垕之頭以平軍中缺糧之亂啦,什么夢中殺近侍啦,什么橫槊弒部屬啦,就從來未曾見他有什么悔意。在誤殺呂伯奢全家后、又將其滅口,一句“寧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讓陳宮寧死也不再追隨他。所以,呂布作為曹操的心腹大患,唯有除之而后快,曹操何來后悔之說! 真正讓曹操良心有所觸動、甚至追悔莫及的,應該是典韋之死和郭嘉之死。 典韋,曹操的親信衛隊長。曹操因得意忘形、色心大起,眠宿張繡嬸娘,讓本已納降的張繡怒反,直接造成了典韋之死,陪葬的還有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那批大宛良馬。曹操后來親自大哭祭奠典韋,還說道“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回到許都后,又立祀以祭典韋。后來,在敗于劉表、張繡、賈詡之手后,曹操又放聲大哭,說道“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然后大設祭筵,吊奠典韋亡魂,親自拈香哭拜。 郭嘉,前期曹操最為親信的謀士,對其言聽計從,一條“決漳河以淹下邳”之計就攻破呂布。官渡之戰后,郭嘉立主遠征、奇襲烏桓。但是郭嘉因為水土不服,臥病在車上跟隨軍中。曹操過意不去,說道“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后來曹操凱旋回至易州時,郭嘉已死數日,曹操大哭著說“奉孝死,乃天喪吾也!”赤壁慘敗,從華容道逃得姓名后,曹操再次痛哭郭嘉,說道“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不停地捶胸大哭著說“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有人可能會說,典韋是超級猛將,郭嘉是超級軍師,均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們能給曹操帶來難以估量的價值,所以曹操才會對他們的死追悔莫及。同樣道理,呂布是第一武將,帶兵能力強于典韋太多,曹操沒能利用呂布的價值,后來肯定非常后悔。 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 出于權衡利弊,曹操絕無悔意! 按照“呂布價值論”來看,我們看一下,曹操如果后悔處死呂布,可能表現在哪里呢? 1.白馬之圍 顏良20合敗徐晃,諸將栗然。許褚、張遼、夏侯惇等等,都不行。 2.穰山之戰 許褚、李典、于禁三人沒能捉住劉備,張郃、高覽沒能捉住劉備,一個趙云就讓曹營諸將黯然失色。 3.長坂坡 趙云單挑曹營,搶走青釭劍,帶走50余將領的姓名,抱走了蜀國的儲君。張郃都嚇蒙了。 4.當陽橋 呂布死后,張飛氣蓋當世,再無敵手!許褚、張遼等一群豪華明星級別的將領,不敢上前。有人說,呂布也不一定敢,這個還真不好說。 5.潼關渭水 馬超氣吞曹營如虎,殺得老瞞割須斷袍,要不是曹洪救駕、許褚撐船,曹操必死于馬超之手。 上面這幾個鏡頭,曹操如果有呂布跟隨,絕對不會讓對方的日子那么好過。那么,曹操是否會后悔殺了呂布呢? 或許吧,曹操內心可能隱隱泛起過點點滴滴的漣漪悔意,但是絕對一閃而過,不復考慮。來源: www.ws46.com ![]() 呂布是典型的出爾反爾,尤其是有勇無謀、見利忘義、背反主公,多次前科。 那么,官渡之戰的困頓之際,呂布是否會被袁紹方面策反呢?甄氏之美,呂布是否會再次中了美人計呢?赤壁慘敗之際,呂布是否會乘機倒戈一擊呢,甚至趁亂控制許都讓曹操有家難回都說不定呢! 呂布在側,猶如養虎為患!試想,曹操會冒這個天大的風險嗎?所以,權衡利弊,曹操絕對不會因為考慮到呂布的武力,而心生悔意! |
上一篇:易中天為何貶低明朝贊美清朝?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