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如今的銀行理財,都是非保本保息的,所以如果銀行理財出現虧損,需要投資者承擔全部的損失,銀行不用擔責。然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銀行理財在出現超額收益時,超額收益中的部分甚至全部都歸銀行,這是否合理呢?
銀行不管銀行理財虧損卻要拿超額收益是否合理?雖然銀行理財的收益是浮動的,理論上收益率是可以上不封頂的。可實際上,有些銀行理財卻設置了一個收益率上限,實際收益率超過上限的部分,就屬于超額收益。 通常來說,銀行理財會用業績比較基準來規定收益率的上限,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最高值部分,就是超額收益了。對于這部分超額收益,有些銀行理財會把它們給投資者,有些銀行理財則會被銀行抽取一部分或者全部。 對于那些銀行會抽取超額收益的銀行理財,相信肯定會有人覺得不合理。畢竟銀行已經從理財產品中抽取了管理費,而且虧了銀行也不用負責,可在賺得比較多時又來分成,對投資者來說就顯得很不公平。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著銀行的這種做法就不合理。
首先,銀行從銀行理財中提取的收益,是超額收益,而非正常的收益。超額收益是超過最高正常收益的部分,這就意味著銀行想要從銀行理財中提取收益,就必須把業績做得非常好才行 所以,能夠提取超額收益,其實也是對銀行理財管理團隊的一種激勵措施,刺激其去努力創造超額收益,對投資者來說也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www.ws46.Com) 其次,大部分會提取超額收益的銀行理財,銀行也只會提取部分超額收益,剩下的仍然歸投資者。根據相關機構統計,提取超額收益的銀行理財中,平均提取超額收益的比重為42%左右,也就是差不多把六成的超額收益留給了投資者。 由于大部分銀行理財,投資者也能分享超額收益,所以如果銀行理財能創造更多的超額收益對投資者來說同樣有好處。 總之僅看銀行是否會提取銀行理財的超額收益,還不能說明它就不合理,還需通過其他方法來看。
一方面,就是看銀行理財的業績比較基準是否合理。銀行理財的業績比較基準顯然不能是隨便設置的,而是需要根據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投資方向等來設置。 如果銀行理財的業績比較基準過低,實現超額收益就比較容易,此時銀行仍要提取超額收益,可能就不合適。而如果業績比較基準較高,銀行提取部分超額收益相對就更合理一些。 另一方面,就是看會不會增加銀行理財的風險。對于銀行來說,如果能從銀行理財中提取超額收益,可能就會去努力提高銀行理財的收益。 不過,銀行如果想要提高銀行理財的收益,在投資風格上可能就會顯得更激進,從而增加銀行理財的風險。而銀行理財的風險,卻是需要投資者來承擔的。 所以,如果銀行為了能拿到超額收益而使得銀行理財的風險增加,對投資者來說就是不太公平的,合理性也就會打折扣了。 |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