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孫堅的武力值在三國時代是什么水平?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孫堅這個人物在當時也是非常有名的了。孫堅作為孫權孫策的父親,可以說是東吳政權的奠基人。孫堅在歷史上也是留下了比較光輝的一筆的。不過孫堅死的早,他沒有活到三國時期,所以也不能算是三國時期的活躍人物。不過孫堅的武力值也不低,那么如果把孫堅的時代放到三國時期的話,他能排名第幾呢?如果將孫堅列入三國時期名將的行列當中,孫堅又是什么樣的一個水平呢?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漢末三分是個壯麗的時代,在這個紛紜的亂世中,充滿了機遇和競爭。諸侯林立,爭于雄才;謀士眾多,爭于智謀;猛將迭出,爭于武勇。 作為江東集團的首任主公,孫堅即是雄踞一方的諸侯——“長沙太守”,同時他還是一位能夠親身上陣搏殺的武將,他的武藝還相當不錯。在各路諸侯中,孫堅算是很能打的。那么,孫堅武藝高強,他的武力值在三國時代是個什么水平呢?咱們就通過他的一些武力展現來分析一下。 由于孫堅很年輕就中伏犧牲了,所以他的武力展現次數不是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次:
1.錢塘退寇孫堅十七歲時隨父出行,在錢塘江邊遇到一群盜賊搶劫,孫堅“奮力提刀上岸”,裝作呼叫同伴的架勢,群匪慌忙逃走,孫堅乘勢追擊“殺一賊”。 小小年紀就敢于冒險,還動刀**,孫堅從小就是個狠角色。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還能冷靜用計,這場戰斗體現了孫堅“有勇有謀”的特點。 2.宛城之戰孫堅率部參加了鎮壓黃巾起義的宛城攻城戰,在戰斗中孫堅“首先登城,斬賊二十余人”,城中敵將趙弘“飛馬持槊”而來,孫堅從城上飛身一躍,奪下了趙弘的馬槊,“刺弘下馬”,然后騎著馬在城中來回沖殺。 這次戰斗孫堅表現勇猛,大出風頭,為官兵攻破宛城立下了首功。先登入城,飛身奪槊,斬將沖殺,體現了孫堅攻城、混戰、步戰、馬戰樣樣皆精,武藝不凡。
3.梁東夜戰十八路諸侯會盟討董,孫堅自告奮勇**為先鋒。首戰告捷,部下程普斬殺了華雄的部將胡軫。但隨即華雄發動了夜襲,孫堅慌亂中披掛出帳,正遇到華雄殺到面前,孫堅連忙應戰,“兩馬相交,斗不數合”,孫堅寨內四處火起,士卒四竄奔逃,各自為戰,孫堅“突圍而走”,華雄在后面窮追不舍,孫堅連射兩箭,都被華雄避開,情急中孫堅又拽折了雕弓,“只得棄弓縱馬而奔”。部將祖茂為掩護孫堅,引開追兵,被華雄斬殺。 華雄是西涼猛將,非常厲害,濟北相鮑信的弟弟鮑忠,江東戰將祖茂,袁術麾下的“驍將”俞涉,還有名揚四海傳頌至今的“上將”潘鳳,都是被他所斬。只有孫堅撿了條命回來,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4.硯山中伏孫堅率兵跨江擊劉表,打敗黃祖,兵圍襄陽城。劉表帳下“健將”呂公欲突圍求援,蒯良設計。呂公出城突圍,孫堅率三十騎追擊,與呂公交鋒,“只一合,呂公便走”,孫堅追擊,被誘入了硯山,落入伏擊圈,“山上石子亂下,林中亂箭齊發”,孫堅連人帶馬死于硯山,“壽止三十七歲”。 通過以上幾場戰例來看,孫堅智勇雙全,有勇有謀,武藝不錯,技術也比較全面,攻城、混戰、步戰、馬戰都很精通。梁東夜戰,“斗不數合”被華雄打退,與當時的戰場形勢有很大關系:夜間遭襲匆忙應戰,披掛不整,又寨中火起,局勢混亂,人無戰心,被華雄迅速打敗也情有可原,如果是正常陣容廝殺,孫堅起碼能支撐得更久一些。 分析孫堅的武力值,遠不及他兒子“小霸王”孫策,也肯定低于能夠抵擋文丑“十數合”的公孫瓚,也不如“戰不到數合”就一矛刺死呂公的程普,但比俞涉、潘鳳、祖茂等人要強得多了,大約相當于丁奉、徐盛的水平,屬于“中二流”戰將。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