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放牛也是需要技術的,豐富的放牧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把牛養得膘肥體壯,下面就把廣大養殖戶在放牧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優秀的經驗,分為:控制用量、牧草管理、預防胃病、防止中毒,這4個部分,分享給大家。
1. 控制用量 一些多汁牧草,比如說:青菜、甘藍、蘿卜葉、苦麥菜、聚合草,以及拔節前的黑麥草、雞腳草,開花前的白三葉、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這些牧草的水分含量超過90%,干物質含量多,不宜讓牛采食過多,我們可以用其他水分較少、能量較高的粗飼料,搭配飼喂,滿足牛對蛋白質和能量的需要。
2. 牧草管理 夏秋季節,飼喂青草和葉菜類飼料時,要注意,這些菜葉的含氮量較高,堆放久了容易腐爛,產生有害健康的亞硝酸鹽類,最好是隨割隨喂。如果喂不完,及時攤放在陰涼處。顏色發黃、發熱、腐爛的青草或葉菜,就不要再喂牛了。對于一些根菜類和薯類,比如說:胡蘿卜、甘薯、馬鈴薯之類的飼料,切碎后再喂,可以防止牛吞食時堵塞氣管。對于一些有異味的草,比如說:部分十字科、菊科的牧草,要在擠奶后飼喂,如果在擠奶前飼喂,牛奶會有異味,擠奶后再喂,不影響牛奶的氣味。
3. 預防胃病 我們在放牧時,要特別注意,要謹防豆科牧草喂牛,引發的膨脹病。豆科牧草:紫云英、白三葉、苜蓿、毛苕子等鮮草中含有較多的皂角素,在瘤胃的酸環境中,容易產生較多的泡沫,使牛胃發生膨脹,嚴重時可以導致牛死亡。我們最好在飼喂一些禾本牧草或者其他飼料以后,再適量地飼喂這些易發酵產氣的豆科牧草。在雨后、早晨要禁止到豆科牧草地放牧,這些牧草有露水時,我們要晾干后再喂。如果牛吃完草有脹氣,我們可以給牛灌服:消脹太保,1次1瓶,以消食除脹的萊菔子和理氣寬胸的薤白為核心成分,灌服即可排氣,不用穿刺,不用打針,方便易操作,建議養殖戶常備。
4. 防止中毒 放牧時要剔除、禁喂:曼陀羅、毛耳眼、毒芹、蒼耳這些有毒害草。氮肥地的多花黑麥草、蘇丹草、高粱,積累的硝態氮較多,空腹的牛吃了容易引起硝酸鹽中毒,因此,在撒了氮肥后,不要割來喂牛。另外,幼嫩的蘇丹草、高粱中,含有較多的羥氰配糖體,牛吃了容易氫氰酸中毒,最好在株高1~1.5米以后,再收割喂牛。
看完了有沒有收獲到新知識呢?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幫助你培育更多的肥牛,你可以在下方點擊關注、點贊、收藏,或者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們,后續會為大家帶來更多養殖知識。 (www.Ws46.com)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