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26.5玻爾的原子模型與氫原子光譜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3)
|
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很好地解釋了α粒子的散射實驗,但是它與經典的電磁理論是相矛盾的。 按照經典的電磁理論,當核外電子在做繞原子核的圓周運動時,其會對外放出電磁波,那么,繞核運動的電子的能量就會被電磁波帶走,使之能量減少,電子繞核運動的半徑也會逐漸減少,最終,電子應該會落到原子核上,由此,我們可以得到,繞核運動的電子是不穩定的,實際上,繞核運動的電子是十分穩定的,這用經典的電磁理論就沒法解釋了。 還有一點就是,繞核運動的電子的輻射的電磁波的頻率就是繞核運動的電子的轉動頻率,按照經典的電磁理論,隨著繞核電子的半徑的逐步減小,其輻射的電磁波的頻率也是逐步變化的,其變化的過程應該是連續的,而事實上,這些運動的電子輻射的電磁波的波長是不連續的。 波爾在愛因斯坦以及普朗克的量子假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結構假說,用于解釋上述遇到的困到。 玻爾的原子結構假說的核心內容主要有: 一是,波爾認為,電子繞核運動的半徑不是連續的,而是量子化的,只有特定的半徑上,繞核運動的電子才是穩定的,電子在這些軌道上運動時不往外輻射電磁波; 二是,波爾認為,電子在特定的繞核運動時具備不同的能量值,這些能量值也是不連續的。其中,能量最低的狀態稱為基態,其他的狀態稱為激發態; 三是,波爾認為,當電子從較高的激發態往基態或者往較低的激發態躍遷時,會放出一定頻率的光子,其公式為: hv=En-Em,其中m |
上一篇:平安扣翡翠含義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