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公道杯為什么叫公道杯 公道杯叫公道杯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1、公道杯,最初為酒器,是古代漢族飲酒的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頭體下與杯底連接處留有一孔,向杯內注水時,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會漏出;當水位超過瓷管上口,水即通過杯底的漏水孔漏光。這種漏水杯民間稱“公道杯”,系根據物理學上的虹吸原理制成。據說古時人們曾用公道杯對付貪酒者,斟酒如超過高度,則會全部漏光。 2、據傳,明洪武年間,景德鎮御窯所屬浮梁縣的縣令為皇帝進貢一“九龍杯”。朱元璋對此酒杯愛不釋手。有一次,大宴群臣,皇帝特意下令為其心腹大臣填滿酒杯,不料,注酒至滿的酒流失殆盡,而不滿卻滴酒未漏。原來,此杯甚為公道,只可淺平,不可過滿。皇帝為謹記從此杯的“公道”所得的啟發,便把“九龍杯”改名為“九龍公道杯”。 3、自此便有了“公道杯”之說。公道杯最初雖是一種特質盛酒用的器物,但隨著茶人的使用和喜愛,公道杯成為了茶席上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 4、一個小小的公道杯也蘊含了大道理。知足者水存,貪心者水盡。寓示世人辦事處世必須講究公道,不可貪得無厭。 |
上一篇:怎么冷凍花椰菜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