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4)
|
宋朝時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朝代,當時的宋朝經濟很發達,得益于很少有貪官的出現,確實,當時宋朝幾乎沒有貪官,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編在網上看到是因為當時制定了一個規矩,以至于貪官清官都嚴格遵守,這個規定就是官不修衙,意思還是很簡單的,就是朝廷不會出錢來修繕衙門。要修繕只能自己出錢或者自己找大地主土豪,就因為這個規矩,連當時的清朝的大貪官和坤都嚴格遵守了,具體的一起來看看! ![]()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先人不僅給我們傳下來了璀璨的文化,還留下了不少宏偉至極的古建筑。名氣最大的無疑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北京故宮了。其他還有存在一千年的應縣木塔和山西省五臺山佛光寺等等。 可能細心的朋友注意到了,中國留下的古建筑不外乎皇城和寺廟。那么,作為古代最威嚴的官府衙門為什么沒能留下來呢,難道全部倒塌了嗎? 自宋朝開始,民間就流傳一句話,“官不修衙,客不修店”。后一句好理解,來往的客人自然不用幫客棧修繕。但是前一句,又有什么說法呢?原來是在宋朝宋神宗時期,他下了一道圣旨,“詔京城內外除修造倉場、庫務、店務、課利舍屋外,自宮殿、園苑以至百司廨舍、寺觀等,并權停。” 也就是說,除了倉庫和租出去的房子,其他工程全部都停下來,這是為了杜絕地方縣令修建衙門時貪污。那么,衙門真的破到不能用了怎么辦,朝廷也給出了說法,那就是給你7成的錢,剩下的3成要你自己添進去。 ![]() 那么,有沒有可能,讓當地的富戶出這些錢呢?這個說法基本上沒有可行性,因為古時候的有錢人精著呢,你讓他們修建文昌廟、魁星樓,那不用你去收錢,他們就會掏出大把大把的錢供你驅使。 如果讓他們修建衙門,那保證十個里面沒有一個同意的。到后來,宋朝滅亡了,這條規矩卻代代相傳了下來,甚至于連明清兩朝都沒有修建衙門這個說法,這是怎么回事? ![]()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建造了規模宏大的紫禁城,但明朝連一所衙門都沒有翻新重建。我們都知道,清朝乾隆年間出了個大貪官和珅,但你們不知道的是,就連他,也十分排斥重新修建衙門。 因為明清兩朝,官員在一個地方上任,一般只能干個4、5年。翻新衙門又要自己掏腰包,反正過幾年就走了,還不如忍忍。何況修建衙門的目標太明顯,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御史言官們,自己是個大貪官了嗎? 所以古代一般沒什么衙門留下來。摘自: www.ws46.com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