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努爾哈赤真的是病死的嗎?
發(fā)布時間:2025-10-27閱讀(4)
|
在明朝時期,對于東北地區(qū)的女真人實行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統(tǒng)治時期,就曾在女貞地區(qū)建立了衛(wèi)所。在明太宗時期,女真紛紛依附,由此可以看出當年大明王朝是非常強大的。 努爾哈赤原本就是明朝“建州衛(wèi)”的地方官。“建州衛(wèi)”是明朝最早建立的女真衛(wèi)所之一。努爾哈赤的工作,便是對明朝“征調惟命”,以及“朝貢以時”。明朝統(tǒng)治者希望努爾哈赤成為一位“不侵不叛之臣”。 ![]() 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從小部落的酋長一躍成為大金國的“英明汗” 我們都知道,努爾哈赤的野心不僅于此。他雖然沒有公開反明,并且同明朝保持著朝貢的關系,但是他作為女真部落杰出的領袖,滿心所想的都是發(fā)展和統(tǒng)一。 我們都知道,女真散落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各地,部落很多,習俗也不盡相同。在努爾哈赤行動之前,各部落征戰(zhàn)不止,互相劫掠。事實上,廣大女真人內心強烈希望能夠結束這樣混亂的局面。(www.ws46.com) 正因如此,在努爾哈赤大力招撫女真的政策推動下,許多女真部長前來“歸順”。努爾哈赤先統(tǒng)一建州,次及海西,逐步擴張其勢力。建州女真的統(tǒng)一,其影響是深遠的,不僅為統(tǒng)一海西女真扈倫四部和東海女真諸部奠定了基礎,也為向明朝開戰(zhàn)做了準備。隨著軍事、經濟實力增強,努爾哈赤迅速崛起稱雄。 ![]() 經過多年征戰(zhàn)和盡力招撫,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各部女真,并且聚集了相當數(shù)量的蒙古人、漢人。至此,努爾哈赤從小部落的酋長,一躍成為大金國的“英明汗”。 努爾哈赤建國后不久,便以“七大恨”為由,向明朝發(fā)動進攻。所謂“七大恨”,其中心思想便是怒斥明朝對女真人的歧視,以及發(fā)泄他的怨憤。“七大恨”是討伐腐朽的明王朝的檄文,也是激發(fā)滿族人民反抗明朝貪官污吏的號召。 次年,明為了消滅后金,調兵十余萬,分四路直指赫圖阿拉。可想而知,此時女真部落無論是在兵力還是在軍事裝備方面,均處于劣勢。但努爾哈赤沉著應戰(zhàn),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zhàn)略,僅用五天時間就取得了關鍵戰(zhàn)役——“薩爾滸之戰(zhàn)”的勝利。 ![]() 此次戰(zhàn)役改變了遼東的軍事形勢,成為后金與明興衰的轉折點,明朝從此由戰(zhàn)略進攻而轉入防御。努爾哈赤經過短暫的休整,便率軍連下遼陽、海州、蓋州等七十余城,基本上占領了遼東地區(qū)。 其后,努爾哈赤進攻寧遠,卻遭遇了“滑鐵盧”。明將袁崇煥拒不投降,他采取“憑堅城,用大炮”的防守策略,以逸待勞,擊彼之短。在他的堅決抵抗下,努爾哈赤屢攻寧遠不下,軍隊傷亡慘重,最終敗退沈陽。寧遠一戰(zhàn),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戰(zhàn)無不勝的神話就此終結,“唯寧遠一城不下,遂忿恨而回”。由此可見,這一戰(zhàn)對努爾哈赤的打擊很大。 ![]() 努爾哈赤的死因,被朝鮮人公布 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含恨而終,死于叆福陵隆恩門雞堡。長期以來,關于努爾哈赤的死因,學界議論紛紛。 根據(jù)《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中的記載來看,努爾哈赤是病死的——“帝不豫,詣清河溫泉沐養(yǎng)……大漸,欲還京……八月十一日庚戍時崩”。意思是說努爾哈赤先是身體不舒服,去泡了一下溫泉之后感覺好一些,但最終還是病逝了。 ![]() 根據(jù)記載,朝鮮翻譯官韓璦來明時,正巧見到了袁崇煥,袁崇煥很喜歡他,便將他安置在自己身邊,因此韓璦得以親眼目擊“寧遠之戰(zhàn)”的全過程。這一戰(zhàn)結束后,袁崇煥曾派使者向努爾哈赤“致歉”:“老將(努爾哈赤)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于小子(袁崇煥)”。此言囂張至極,可見,袁崇煥實際上是在冷嘲熱諷,目的就是在心理層面再次打擊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先已重傷”,現(xiàn)在又受到精神打擊,最終“因滿恚而斃”。也就是說,由朝鮮人的記載來看,“炮傷”加上“恚(惱恨)”,才是努爾哈赤的真正死因。用今天的網絡用語來說,就是袁崇煥的“物理攻擊”加“魔法攻擊”,殺掉了努爾哈赤。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