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進入2023年以后,我國的貨幣政策出現了一種異常的“超發”現象。當前,中國廣義貨幣總量(M2)突破275萬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2.9%,為五年來最高水平。以此增速,到2023年,廣義貨幣總量或將突破300兆大關。 同時,各個行業也開始叫苦連天。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過多的錢,只是在金融系統中流轉,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動。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們對投資缺乏信心,以及總體借貸市場需求迅速收縮所致。(www.ws46.cOm)
尤其是在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的時候,這種不正常的事情也就更多了,而現在,“5大怪象”之一的“5大怪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讓我們來看一看: 第一個現象:許多貨物都有減價
自春節以來,全國已有超過30個汽車品牌發布了大幅度的降價促銷活動,部分車型更是達到了十萬元。這主要是由于三年前流感爆發后,中產階層的收入有所下降,他們購買汽車和更換汽車的意愿有所降低。同時,隨著新能源車的出現,燃油車的需求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另外,全國各地的新房、二手房價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房地產開發商和賣房子的人都想盡快賣掉房子換錢。但是,經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的購房需求變得更加的理性,認為目前的房價太高,有很多的泡沫,想要等房價降下來,然后再去買。很明顯,只要商品房價格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并且價格下降的空間有限,購房需求恐怕還會進一步收縮。 第二個奇怪現象:普通民眾更愿意存錢
現在的華夏人,都喜歡存錢。數據表明,2023年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長9.9萬億元,以此為基礎,每月平均新增存款3.3萬億元。當然,這也不是說所有人的收入都提高了,只是不少人將之前投資的錢,從股市、基金、銀行理財等方面,全部拿了出來,然后全部存進銀行而已。 另外,盡管銀行都在持續降息,存款利率也呈下降之勢,但老百姓喜歡存錢的熱情并未降低。這主要是因為,經過這次疫情,普通民眾認為,儲蓄是必須的,用來應對失業、生病等突發情況,可以更好地生活。 第三個異?,F象:地稅收窄,地稅收窄
在我國,由于土地稅收的大幅度縮減,地方政府的稅收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一現象也是很少見的。目前,各地都在大力精簡編外人員,降低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以減輕財政負擔。其實,要使各地脫離稅收負擔并不困難,只需在適當的時機,將物業稅的試點城市擴展到全國,就可以提高國內和國外的土地稅收負擔。 第四個現象:更多的人開始提前償還抵押貸款
如今,全國各地都有很多人想要提前還清貸款,但銀行都會告訴他們,要等上幾個月才能還清。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前還貸,這對銀行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內住房貸款利率從以前的5.88%降至如今的4%之下。很多身居高位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的房子被占了便宜,所以才會想著早點還完貸款。 而且,投資理財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很多人都認為,還是還房貸比較好。但是,提前還清貸款要向銀行繳納一定的違約金,買房人也要面對一定的損失。 第五個異?,F象:工業產品價格的下降
在2023年4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49.2,比50更低。同期,生產資料價格下跌了3.4%。而工業產品的價格下降,則意味著市場的需求已經開始收縮,供過于求的情況還在繼續。而且,在貨幣政策繼續放松的情況下,工業產品的價格卻出現了下降,這也反映出,目前,實體企業對投資的信心已經喪失,銀行的資金在金融體系中空轉,并沒有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