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古代女子為什么都不愿意嫁給塞外人?有哪些原因?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昭君出塞的故事小編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昭君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目的只要就是王昭君出塞,把自己嫁到了遠方塞外。也就是匈奴。要想知道當時的女人都是不愿意嫁到塞外的。其實原因還是很簡單的,第一塞外很遠,嫁過去不方便,第二。人生地不熟,自己肯定處于弱勢,沒有了家的依靠。那么,作為一名公主,本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卻要嫁到塞外。還是非常讓人稱贊的一件事,具體的小編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來看看吧! ![]()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在北方修建了長城,長城如今成為了一道歷史文化古跡,但是在秦朝的時候卻是用來抵御外敵的軍事工程,在長城以北的地方被稱為塞外而在長城以內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區,在我國古代中原還塞外一直交流不斷,但是為什么古代的女子都不愿意嫁到塞外呢? 原因一:文化差異太多 北方游牧民族和古代中原人在文化傳統上價值非常大,在飲食居住,語言等生活習俗上面也是不通的,所以一個中原女子嫁到塞外是很難生活下去的。 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以游居為主,而漢族的傳統思想里面就是定居在一處生活,所以漢族的姑娘很難接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 ![]() 原因二:不能嫁給敵人 塞外長期以來都是由北方游牧民族控制的,這些被稱為匈奴,匈奴和秦漢并存了一百多年,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才將匈奴徹底打服,不過縱觀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是漢族的勁敵,所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中原女子愿意嫁給敵人。 另外長期以來政府在北方游牧民族之間和漢族之間都有軍事工程,平民是很難接近的,也就是說不是誰都可以接觸匈奴呢?既然接觸不了更不用說結婚了。 ![]() 原因三:匈奴婚姻制度 雖然普通老百姓不能嫁給匈奴,但是漢族的時候是和匈奴和親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昭君出塞,昭君到匈奴的時候,匈奴還沒有人倫觀念,在匈奴的婚姻制度里面,父親的妻子在父親死后拿來是可以享用的,兄弟的妻子在兄弟死了以后也可以繼承享用的。 這種行為讓遵守儒家道德傳統的漢族人難以接受。 |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