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科技>麥克斯韋的理論預言:赫茲的電磁波實驗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3)
|
上一回我們說到麥克斯韋對電磁學的貢獻:他對安培環路定律進行修正,總結前人的研究而得出著名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從方程組中得出光速,并大膽推斷光就是一種電磁波。然而,麥克斯韋的理論在當時并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接受,因為它缺乏直接的實驗證據。直到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才用他的天才和創造力,設計了一系列精妙的實驗,成功地產生和檢測了電磁波,從而驗證了麥克斯韋的理論。
赫茲是一位杰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他對麥克斯韋的理論深信不疑,并決心用實驗來證明它。在1888年,赫茲成功地利用一個火花間隙作為發射器,產生了高頻率(約50MHz)的無線電波,并用一個環形接收器來檢測它們。他還觀察到了無線電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等現象,證明了它們與可見光具有相同的性質。 從方程組得出光速為了簡化問題,我們假設在真空中沒有自由電荷和電流,即ρ=0,J=0。那么麥克斯韋方程組就變成了:
從波動方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電場和磁場都具有波動性質,并且它們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με有關,這個速度正好等于光速c。因此,麥克斯韋認為光就是一種特殊頻率的電磁波。這個假說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它將光學和電磁學聯系起來,為物理學的統一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赫茲實驗雖然麥克斯韋推導出光是電磁波,但是這個理論還需要實驗來證實。這個任務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在1887年至1888年間完成。
赫茲為了產生電磁波,使用了一個由兩個球形端子和一個火花間隙組成的振蕩電路。這個電路通過一個高壓感應線圈來供電,當感應線圈的開關關閉時,會在端子之間產生一個高壓脈沖,導致火花間隙放電,并形成一個振蕩電流。這個振蕩電流就相當于一個變化的電偶極子,根據麥克斯韋的理論,它會輻射出電磁波。 赫茲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估計他產生的電磁波的頻率,并且赫茲計算出他的振蕩電路可以產生約50MHz的無線電波。 赫茲為了檢測他產生的電磁波,使用了一個由一個環形導線和一個微小的火花間隙組成的接收器。這個接收器相當于一個諧振回路,當它接收到與它自身頻率相同或相近的無線電波時,就會在火花間隙處產生微弱的放電。 赫茲通過調節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方向和位置,觀察接收器上是否有火花放電,從而判斷是否有電磁波傳播。赫茲發現,在他的實驗室里,他可以在距離發射器幾米遠的地方檢測到無線電波。
他還用了一些其他物體來遮擋、反射、折射或偏振電磁波,以證明它們具有與光相同的性質。例如,無線電波可以被金屬板反射,從而形成干涉和衍射現象。他還測量了電磁波的波長和頻率,并計算出它們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相等。 赫茲的實驗成功地驗證了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預言,證明了光是一種特殊的電磁波,并且開創了無線電通信的新時代。為了紀念他對于電磁學的貢獻,頻率的國際單位制以他的名字命名。 |
上一篇:曹丕想殺曹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