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盡管那波宇宙射線在數百萬年前撞擊地球,但它們并非直接來自超新星本身。相反,當恒星爆炸時,它會產生沖擊波,推動鄰近的原子,直到它們最終到達地球。在這里,它們以宇宙射線的形式下了數千年的“雨”。這種持續的撞擊對我們的星球也產生了影響。
宇宙射線會在我們大氣中引發化學反應,形成含有氮的化合物。許多植物使用這些類型的化合物作為肥料,所以當它們最終到達地球土壤時,它們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植物用于生長的另一個東西是二氧化碳,它是光合作用的關鍵成分。如果這些植物消耗了足夠多的二氧化碳,地球的平均溫度就會大幅下降,這意味著距離數百光年的超新星爆發可能有助于引發大規模的氣候變化。
現在,太空中有很多放射性原子,特別是在恒星中。當這些恒星爆炸時,其中一些碎片參與了地球等行星的形成。所以在化學上,我們的星球是由與恒星上的原子相似的原子組成。這對一些科學家來說是很頭疼的事,因為當他們試圖區分撞擊地球的恒星物質和構成地球的物質時,他們會遇到麻煩。然而,這些放射性原子的一個關鍵特性是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減,直到它們變為非放射性的。
那些構成地球的粒子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其中有一些已經不再具有放射性。因此,如果科學家發現仍然具有放射性的百萬年前的空間粒子,這意味著它們不是在地球形成時就有的,而是來自另一個地方的事件,如超新星爆發。符合要求的放射性粒子是鐵-60,這種同位素的半衰期約為260萬年。(www.ws46.coM) 在分析了這些結殼的樣本后,科學家發現了鐵-60的痕跡,這是來自超新星的放射性同位素之一。從那以后,他們還在化石中發現了星辰物質的蹤跡,因為所有動物都從飲食中攝取鐵。通過觀察所有這些放射性元素在世界上的最終位置,科學家們可以通過模擬超新星到達地球的軌跡來確定超新星的距離,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它發生在150-300光年之外。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89998.html
下一篇:ky是什么意思出處在哪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