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姜維下場這么凄涼,是不是因為劉禪導致的?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說到姜維吧其實還是有蠻多的人知道這個人,這個人是繼諸葛亮之后可以說唯一是蜀漢這個勢力撐得起場面的人,但是大家都知道姜維的命運并不好,有的網友也問了,這難道是因為后主劉禪導致的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揭秘看看吧! ![]()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原為曹魏陳營,受誣后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后,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祎死后姜維開始獨掌軍權,官至大將軍,在北伐曹魏中勝多負少,頗有成就。公元263年,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敕令姜維放棄抵抗,就地收受曹魏收編。姜維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慫恿鐘會謀反,借機殺害魏將,但事情敗露,姜維同鐘會、鄧艾及蜀將張翼等都被魏軍殺害。姜維死得很慘,死后尸被分解,人們發現,其膽如斗。 姜維有勇有謀,為蜀漢戰斗至死,可謂忠義可嘉,但其下場也是何其凄慘,姜維為什么會失敗,我覺得姜維的失敗,后主劉禪投降導致姜維壯志未酬是一個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 一是繼續年年征戰,國力空虛,民心背離。對于北伐曹魏,在蜀漢內部一直是有反對聲音的,李嚴在獄中就曾說過,諸葛亮的伐魏政策,讓民眾幸福指數早已低于劉璋時期的西川了,但前期由于諸葛亮獨掌大權,反對聲音被壓制,但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兵力和民眾早已疲倦,姜維繼承諸葛亮的衣缽九伐中原,導致國庫空虛,勞民傷財。加之姜維對蜀漢政權的掌握力遠不如諸葛亮,反對北伐有聲音也越來越大,反戰派占據上風,最后姜維只能遠離朝廷,到沓中屯田。在魏國攻進之時,導致無兵可抗,成都被圍后,投降聲一片,蜀漢放棄抵抗而亡國。因此可以說,姜維堅持諸葛亮的北伐政策是方向性錯誤,本應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卻強行北伐,這個決策錯誤是非常致命的。 ![]() 二是軍事策略不周,用人不當,判斷失誤。當初魏延鎮守漢中時固若金湯,主要策略是充分利用秦嶺這一天然屏障堅決的打防御戰和消耗戰,在各個據點內留重兵以抵抗外敵,如果敵人來犯漢中,可以將敵人擋在關外,無法進入漢中。魏延死后,吳懿、王平、胡濟等人先后鎮守漢中,就是采取這種防守方式,抵擋了曹爽的進攻。姜維領兵后,覺得這種御敵之策,比較被動,無法獲得大的戰果。不如放敵軍入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拉長敵軍的補給線,再關門打狗進行游擊戰,專門攻打敵軍的薄弱環節。姜維于是放棄防守策略,而誘敵深入打伏擊。令漢中都督胡濟守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于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都立圍守,以備強敵。這種戰略決策是非常冒風險的,因為對將領捕捉戰機的軍事能力和軍隊的機動性要求非常高。顯然蜀軍還達不到這個水平。由于姜維的軍事布置策略錯誤和用人不當,導致漢中被鐘會攻下,蜀漢門戶大開。(從這點看,我個人覺得魏延的軍事能力比姜維要強,魏延實在太可惜了。)(www.ws46.Com)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89979.html
上一篇:禰衡為什么誰也瞧不上?
下一篇:為什么汽車喇叭要設計成尖銳刺耳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