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0)
|
讓我們從宇宙學原理開始,談談這些新的觀測結果。事實上,宇宙在任何地方看起來都不一樣,例如我們腳下的物質就與頭頂上的不一樣。物理學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因此宇宙學原理更準確來說,是當你在足夠大的距離進行平均時,宇宙中的物質是均勻分布的。讓我們來舉個例子。 科學家可以使用協調(diào)模型來計算這個距離,這是目前公認的宇宙學標準模型,它通常也被稱為ΛCDM,其中Λ是宇宙學常數,而CDM代表冷暗物質。根據2010年Hunt和Sarkar的一篇論文,宇宙學原理與物質真實分布之間的距離是根據協調模型計算出來的。他們發現,從大約200-300Mpc的平均距離開始,與均勻分布的偏差低于百分之一。300Mpc大約是10億光年的距離。如果協調模型是正確的話,那么從這個距離開始,宇宙學原理應該得到很好的滿足。
宇宙學原理的一個問題是,天體物理學家有時假設它在更短的距離內有效,這個距離可以低至100Mpc。這是一個不合理的假設,但它已經進入了超新星數據的分析,并且從中推斷出了暗能量的存在。2011年,宇宙加速膨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2019年,Subir Sarkar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如果正確地分析超新星數據,而不假設宇宙學原理在這么短的距離內成立,那么暗能量的證據就會消失。不過,這篇論文沒有引起科學家的關注。
反對宇宙學原理的證據早在1991年,天文學家就發現了克勞斯-坎普薩諾超大類星體群,它是34個類星體的集合,距離我們大約95億光年,延伸超過20億光年。這顯然太大了,不符合協調模型的預測。自那以來,天文學家又陸陸續續發現了許多跨度超過10億光年的結構。從理論上來講,這些結構不應該存在,它們可能是碰巧出現的。這是因為協調模型使用了早期宇宙中的物質分布,它帶有隨機波動性,因此可能會碰巧在某個地方結出一大塊。
但是,我們可以計算出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單是宇宙巨弧出現的概率就小于十萬分之一了,其他更大型的結構出現的概率就更低了,因此它們在統計上不可能存在。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宇宙學原理對于整個宇宙來說是一個糟糕的假設,它可能不得不被放棄。 參考資料 [2] Colin J, Mohayaee R, Rameez M, et al. Evidence for anisotropy of cosmic acceleration[J].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9, 631: L13. [3] Wong J H W, Shanks T, Metcalfe N. The Local Hole: a galaxy under-density covering 90% of sky to~ 200 Mpc[J]. arXiv preprint arXiv:2107.08505, 2021.摘自: www.ws46.com |
上一篇:馬稷街亭失守的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