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關羽是不是有后人?他的后代是真的被滅族了嗎?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0)
|
在英雄豪杰遍地的三國年代,如果誰的父輩是名流千古的大人物,那么如果自己不努力成為一個可以與他們比肩甚至超越他們的人物,就很難讓別人記住自己,更不可能千古留名。今天就來看一看武圣人關羽的后人,我們很少聽說他的后代有什么厲害人物,那么,他的后人都是誰?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有沒有可能活下來呢?
公元264年(魏咸熙元年)春天,在蜀漢投降的翌年,成都城里爆發了一場大動亂。動亂是降將姜維挑起的。最后造成魏軍自相殘殺,事后,魏國實際當政者、大將軍司馬昭下令,將蜀漢后主劉禪父子、文武大臣及其子弟盡數內徙到京都洛陽。 這天,這支名為遷移實系軟禁的隊伍出發了,在前后有魏兵看押的人員中,有57歲的劉禪和皇后張氏(張飛的小女兒)以及他們的5個兒子(皇太子劉璿已死于亂軍,另一個兒子,即北地王劉湛在去年成都獻城時已自殺),此外就是文武百官了。他們之中有曾為諸葛亮稱贊的董厥、樊建,70高齡的將軍廖化、宗預。 此外就是一群開國功臣子弟,如諸葛京(諸葛亮次孫)、張紹(張飛次子)。從那本亡國降臣花名冊檢閱,可以說已夠網羅完整了,但細細思索,此中卻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將后代。他,就是關羽的子孫。關羽死在劉備做皇帝前,劉備對他是寵禮有加的,并為他的被殺害,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興師動眾討伐東吳。關羽死后,還追謚為“壯繆”,子孫世襲。
從《三國志。關羽傳》看,他至少有兩子一女。關平,見于本傳“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即在失荊州后,在出走臨沮(湖北遠安)時戰死的。他大概沒有后代,襲爵的是次子關興,當吳將呂蒙白衣渡江攻陷荊州時,他和家眷都被充作俘虜,估計是后來吳蜀連和后,才遣送還成都的。他就是托關羽的福蔭,20歲就當上了侍中中監軍的官,可惜沒干上幾年就病死了。 嫡子關統接班,爾后又被劉阿斗招為女婿(和諸葛亮獨子諸葛瞻為連襟)。官拜虎賁中郎將,沒有幾時,他又死了,因為沒有兒子接爵,就由庶兄弟關彝接班。這樣從關興到關彝,關氏家庭父子兄弟綿延了40年,在成都靠父親之蔭,安居樂業。就是這場亡國后的大動亂,這一家子全都滅絕了。據稱是當年關羽水淹七軍擒殺的魏將龐德兒子龐會公報私仇所為,“龐德子會隨鐘、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蜀記》)。如果有如是說,那就是關彝一家了,所以羅本《三國志演義》有“漢壽亭侯關彝,皆被魏兵所殺”(第一百十九回),即按此據。看來,關羽是沒有后代了。
可是,后人多不以為關羽無后代。西南地區至今仍多流傳有所謂關羽第三子關索的故事,羅本《三國志演義》還穿插有隨諸葛亮南征,擔任先鋒。明成化年間流行的說唱詞話《花關索傳》還介紹其生平事業。至今四川廣元鄉間尚見有關索妻鮑三娘墓,有碑記鮑三娘世居夔州鮑家莊,與關羽第三子關索成親,隨其夫同扶漢室情由,由此可證,關羽在成都的家族被殺害,但關索一脈卻繼續綿延。可也有學者說,關索僅見于民間傳說,“在《三國志》中未見記載,乃虛構之人物”(《三國演義辭典》)。 在明清小說里,也創造關羽有后代,常見的如《水滸》水泊梁山的大刀關勝,以及見于《說岳全傳》,他的兒子關鈴,而關勝的原型確有其人,乃北宋末期鎮守濟南,堅決抗金的宋將關勝,此人即被稱為關羽后代,“或曰是壯繆后(《堅瓠秘集》)。當然《水滸》說得更是神乎其神了,所謂”生的規模,與祖上云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第六十三回)。當然此處帶有很大的小說家藝術思維的虛構,是不足為依據的。 可是,仍有人稱關羽有后裔。臺灣學者彭桂芳說:“自關羽之后,關羽家族的盛譽,也千古長傳,他們的子孫在光榮的傳統下,世世代代人才輩出,表現杰出卓越,令人對這個家庭更增敬意。”“子孫遍布大江南北,興盛無比”。(《五百年前是一家》)。
在他所舉例中,關氏家族遍及中國,其中確有兩個人值得注意:南北朝劉宋的關康之和后魏大學者關朗,都是山西解縣人,無論從鄉緣和血緣,他們和關羽是同脈的,當然這些姓關的,以及自關羽之后凡是姓關的,如唐關播(西汲人)、元關玉(河北行唐人)、元關漢卿(大都人)、金關仝(長安人)等名流學者,都因關姓,列入是關羽后代,那就顯得有些牽強附會了。要是這樣,關羽同時的那些關姓人家,豈不是都絕子絕孫了嗎?但確有學者以為關羽有后裔,30年代,呂楠認定后魏關朗、唐關播,“史志及《關氏宗譜》及《解人世傳》又皆云羽之裔”。(浙江《湖州月刊》) 可是這些譜牒都是在關羽乃神乃圣之后出籠的,誰能說它沒有水份,甚至多系附會處呢?近獲友人何光岳信告,“關公是有后裔的,他是關龍逢之后,世系直到現代,從未間斷過。”何光岳對中華氏族姓名頗有研究,并在出版的《夏源流史》中,就關氏的來源和遷徙作了考證:關羽、關興“其后世居信都”。
因為《蜀記》有龐會“盡滅關氏家”記載,筆者為此向《三國演義》研究學者沈伯俊求教,沈伯俊推測所謂關羽有后代之說,無非是(一)滅而未盡,有漏網者;(二)荊州可能有關羽后代——按年齡算,關平當已婚而有子女,呂蒙對之并未屠滅;(三)關羽故鄉,亦當有其兄弟子侄之后。他同意筆者所說:各地關姓多有自稱關羽后裔(包括華僑),主要還是一種文化現象。 關羽有否后代,可有此事,但缺實據。它不僅囿于史料缺乏記載,更見于綿延幾千年的中國,姓氏多有嬗變和移植。誰能說解州常平村關氏一脈均相承,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呢!何況在傳統文化影響圈里,政治價值往往替代和補充文化價值,姓氏也常常由此涂上各種莫明其妙的油彩。在民間,隨著關羽走上神壇的臉譜化,關姓也成為崇高有加的超級貴姓,小說平話、戲劇里沒有一個姓關的不是好人賢人,也許這樣附名于關羽譜下后代就更多了,可是至今還未界定有一部正宗“關氏宗譜”,旗幟鮮明地標明自己是關羽的嫡系子孫。
關羽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關羽率兵攻打樊城和襄陽,命令南郡太守麋芳鎮守江陵,將軍傅士仁鎮守公安,同時負責后勤供給。當時前方打得很激烈,關羽節節勝利,但軍糧物資往往供應不上,關羽認為麋傅二人嚴重失職,揚言:“還,當治之!”麋芳和傅士仁平時對關羽輕視自己已心中不滿,又聽說關羽還軍后要治他們的罪,自然十分害怕。所以當呂蒙派虞翻前來勸降時,毫不猶疑就把江陵和公安拱手送給虞翻,令關羽進退失據,兵敗身亡。 蜀國被魏國滅亡之后關羽家族下場如何被滅族了嗎?來源: www.ws46.com 是的,《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魏國大將龐德,曾經和關羽打仗的時候被關羽所敗,關羽勸他投降,龐德大罵,所以關羽只好把他殺了。而他的兒子龐會,在跟隨鐘會、鄧艾伐蜀時,劉禪投降,魏軍進入成都,于是龐會把關羽全家人都殺了。說個題外話,我個人非常討厭劉禪,他老爹戎馬一生打下一片疆土,關羽戰死的時候劉備還出兵要復仇。可憐關羽跟隨劉備一生,死后家族也沒留個好下場,劉禪直接就投降了,他自己倒是”樂不思蜀“,人家關羽家族的身家性命就任人宰割了。 |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887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