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企業持有其他公司股權,達到控制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成本法進行核算。根據投資者與被投資者是否最終受同一方控制,又分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雖然兩者均需采用成本法核算,但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確認卻不同。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是針對后續計量進行區分的。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被合并方相對于最終控制方的賬面價值的份額加上原有商譽(最終控制方外部購買被合并方時,確認的商譽)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入賬價值。即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入賬,并不是按照自己付出的對價進行確認,而是根據被合并方相比于最終控制方的賬面價值份額確定(你方定我方)。付出的對價,也是按照賬面價值結轉,不確認損益。對于付出對價(賬面價值)與長期股權投資投資入賬價值之間的差額,擠入到“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借方差額,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繼續沖減留存收益(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貸方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投資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即按照付出對價的公允進行初始計量。對于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或小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公允價值的差額,個別財務報表上并不作處理。對于投資方(母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才需要考慮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或小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部分。在合并報表中,針對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大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部分,需要確認為“商譽”,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小于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部分,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是根據被投資方相對于最終控制方而言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的份額進行確定(考慮原有商譽),自己付出的對價,比如付出的是非貨幣資產,也是按照賬面價值進行結轉,不確認損益。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完全按照“購買法”的理念(公平,公允,市場化),按照投資方付出對價的公允(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損益)確認,無需考慮對方賬面價值以及公允價值,但是等到合并時,就需要考慮被投資方凈資產公允價值了,多付出的錢,形成商譽,少付對的錢(這種情況實務中很少出現),確認為當期損益,計入“營業外收入”。 非同控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個報和合報對初始投資的處理經常會混淆,個報并不確認商譽,合報時才確認商譽或營業外收入。
同時需要注意,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除非有增減資變動,否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做調整,子公司實現凈利潤或凈虧損,子公司其他綜合收益發生變動,子公司除了凈損益以及其他綜合收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動,以及子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母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均不做調整。 更多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相關問題,可以參考以下課程:
|
上一篇: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