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金額較大,存在較高稅務風險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4)
|
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金額較大,稅務風險會較高。一般情況下,其他應收款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超過30%,或其他應付款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超過30%會被稅務機關預警。其他應收賬款和其他應付款金額較大,一般與企業不合規操作,偷逃稅款相關。
日常工作中,企業收到的押金、保證金等放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企業支付的押金、保證金等放在“其他應收款”,均屬于合規操作,基于業務實質,沒有什么風險。但是實務操作中,會計人員很對情況下,對于不確定計入什么的科目的資金往來,就會放入“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科目,于是這兩個科目成為了萬金油科目,比如股東通過過橋資金實繳注冊資本金,等驗完資后,借款歸還后就放入“其他應收款”科目,再比如對公賬戶收到一筆貨款,但是屬于未開票收入,企業并不想進行納稅申報,就會將該筆貨款放入“其他應付款”。 “其他應付款”金額較大,還源于以下這種違規操作,對于客戶群體為C端消費者的企業,基本存在私卡收款,未開票收入不申報的偷逃稅款問題。由于客戶為消費者,一般不要發票,支付款項也不走公司賬戶,老板通過微信、支付寶等進行私卡收款,為了少繳稅款,對于此類不走公戶,不開票收入很多企業就不進行納稅申報。那么這樣公司的錢在沒繳稅的情況下,就流入老板個人手中,公司賬面資金緊張,公司需要采購原材料,支付工資等時,老板再借錢給公司,走“其他應付款”,如此操作下來,“其他應付款”賬面金額較高。與營業收入比值超過30%,就會被預警,一旦被稽查,在金稅系統大數據分析下,極易發現偷逃稅款。
賬外經營,私卡收款偷逃稅款,稅務風險極高,一旦被查,將面臨補稅,高額罰款以及滯納金。企業可以通過合理規劃公司結構,對業務公司進行拆分,充分利用不同組織形式,比如個體戶,以及小規模納稅人和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合法合規降低公司整體稅負。 “其他應收款”金額較大,一般源于老板借款,備用金支出。老板通過稅后利潤分紅的方式,將企業公戶資金拿回家需要繳納20%的分紅個稅,很多老板不愿意以較高稅負將資金拿出,就會通過借款。借款可以,但是年底不歸還就面臨視同分紅,需要繳納20%個稅的風險。若屬于老板領取的出差備用金,那么也需要拿發票沖銷,沒有發票一直掛賬,就會導致“其他應收款”賬面金額較大,超過營業收入的30%,就會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
對于老板借款,建議年底歸還,次年需要資金,可以再借,至少保證年底將“其他應收款”金額降低下來。老板想以較低的稅務成本將公戶上的錢拿回家,可以走工資,合理規劃工資和年終獎以較低的稅負將企業利潤拿回家,同時還能合規的降低企業的利潤,少繳企業所得稅,降低未分配利潤賬面金額。若老板急需一筆較大數額的資金,可以將手中的車、房產過戶給公司,一次性以較低稅負拿出大額資金。 |
上一篇:資產評估增值如何入賬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