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龐青云在電影和歷史上分別是一位什么樣的人?
發布時間:2025-10-26閱讀(2)
|
說到龐青云這個人其實很多人知道他是電影投名狀里面的人物了,感覺他也是非常的厲害的一位角色了,但是這個人大家也知道的,真的不簡單的,那么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那么在歷史上他又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下面跟隨小編繼續揭秘分析看看吧! ![]() 電影中的龐青云是一位什么樣的人揭秘 龐青云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為了青云直上不惜手段。 這廝是個卑鄙小人。 第一,在遭遇伏擊時撞死逃生 他的3000清軍被太平軍伏擊,部下都死光了,他靠裝死逃生。 作為一個軍人,沒有比逃兵和裝死更恥辱的了。 更別說他還是個將軍。 這說明:這人很猥瑣。 第二,利用土匪重新起家 作為一個逃兵將軍,本來就是名譽掃地,無法立足了。 恰好遇到了一群土匪,這就是龐青云東山再起的機會。 因為當時是戰爭期間,為了對付太平軍,各派系的清軍軍閥都在網絡力量。 龐青云知道,只有有了一支部隊,到哪里都有人歡迎。 所以,他忽悠趙二虎和秦舞陽,說只要從軍就可以改變村子的一切,讓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 結果三人納投名狀,帶著800土匪投了清軍。 到攻陷南京時,之前800土匪幾乎死光光,而龐青云甚至克扣撫恤金不發,要趙二虎擅自發。 他許諾的大家都有好日子過,根本就是扯淡的。 ![]() 第三,為了自己的前程,不惜殺死部下和降兵 龐青云有個特點,他懂一些政治和說服的技巧。 他的所作所為,都是打著所謂為國為民為窮人的借口。 開始,他為了爭取土匪支持,許諾戰后可以搶錢搶糧搶娘們。土匪因為可以施暴而鼓舞,為了他拼命。 搞笑的是,一旦龐青云有了一定威望和名氣以后,就打著所謂保護窮人的旗號,將搶娘們的部下處死。 為什么?就是標榜自己不是土匪,而是清軍正規軍,這樣才能被朝廷信任,獲得更大利益。 搞笑的是,蘇州的太平軍將領黃大人,為了保護手下士兵和平民不餓死,自殺讓部下投降。 而打著保護窮人旗號的龐青云,為了不把軍糧分給降兵,竟然將他們全部殺光。 第四,為了做兩江總督,不惜殺死好兄弟 最后一幕,龐青云的真面目暴露無遺。 朝廷允許他做兩江總督,條件是必須殺掉趙二虎這個很有威信的土匪頭子。 趙二虎為了救龐青云,曾經2次冒著生命危險營救。龐青云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還是暗算殺死了趙二虎。 第五,勾引二嫂 明知道那個女人是趙二虎的愛妻,龐青云竟然勾引二嫂,和她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 這說明,他的人品奇差。 第六,最搞笑的是,慈禧太后比龐青云還陰險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慈禧太后利用龐青云剿滅了太平軍,隨后用了兩江總督的空頭支票讓他趙二虎殺掉,導致龐青云的根本力量消失。 最后,慈禧太后干脆暗算了龐青云,將他殺了,以絕后患。 說變了,土匪們是趙二虎、秦舞陽的炮灰,趙二虎、秦舞陽是龐青云的炮灰,而龐青云是慈禧太后的炮灰。 這部電影,說的是一群炮灰的故事。 ![]() 歷史上的龐青云是一位什么樣的人揭秘 先要給你說一些,影片中的名字都是編劇改的,但是這些任務在當時清朝是有原形的,我找到了龐青云的原形,你看看對有什么幫助沒有. 根據最多的說法:《投名狀》改編自“刺馬案”,因此龐青云可對應歷史上的馬新貽,姜午陽對應張汶祥,趙二虎則對應曹二虎。 馬新貽(1821-1870)字谷山,號燕門,別號鐵舫,謚號“端敏”。回族,菏澤城東北馬垓村人。 他生于官宦之家,祖輩幾代為清朝官吏。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中舉人,次年中進士,先后任安徽太和、宿松、亳州、建平、合肥等知縣及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等職。 1853年(清咸豐三年),馬新貽任合肥知縣時,曾隨欽差大臣袁甲三率兵鎮壓太平軍,攻破了太平軍占領的盛家橋、三河鎮等據點。其后,廬州城被太平軍占領,他招 募驍勇進行訓練,以圖克復。因太平軍剛到,馬新貽暫避其鋒芒。后乘其不備,夜間火燒太平軍營,大敗太平軍,攻占了廬州。由于鎮壓太平軍有“功”,升廬州知府。 1858年(清咸豐八年)任按察使時,舒城、六安等州縣失守,陳玉成率軍進攻廬州,馬新貽隨同清軍官兵迎戰,被太平軍打得大敗。廬州重新被太平軍占據。因而被清政府革職留任。1860年(清咸豐十年),欽差大臣袁甲三保舉馬新貽復官。1862年(清同治元年),馬新貽回家奔喪百日后,赴大營辦理軍務,署廬州、鳳陽、穎川兵備道,隨安徽巡撫唐訓方巡視蒙城、亳州。1863年(清同治二年)他在蒙城戰勝太平軍升安 徽布政使。 1868年(清同治七年)二月,任浙江、福建總督,八月任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馬新貽赴署右箭道校閱操練,回署衙時遭捻軍張汶祥行刺身亡。這一案件頓時轟動全國,朝廷命護督將軍魁玉與漕運總督張之萬會審,后又派刑部尚書鄭敦謹會同新任兩江總督曾國藩復審,以張汶祥潛通海盜圖謀報復 定案,張汶祥被凌遲處死。案發后,皇帝親賜祭文、碑文,特贈太子太保、預騎都尉 兼云騎都尉世襲、謚“端敏”,敕令江寧、安慶、杭州、海塘、菏澤等地為其建造專祠。 馬新貽,字谷山,山東菏澤人。道光二十七年進士,安徽即用知縣,除建平,署合肥,以勤明稱。咸豐三年,粵匪擾安徽,淮南北群盜并起,新貽常在兵間。五年,從攻廬州巢湖,新貽擊敗援賊,迭破賊盛家橋、三河鎮、柘皋諸賊屯,尋克廬州。積功累擢知府,賜花翎,補廬州。七年,捻匪、粵匪合陷桃鎮,分擾上下派河,新貽破賊舒城,記名以道員用。八年,署按察使。賊犯廬州,新貽率練勇出城迎擊,賊間道入城,新貽軍潰失印,下吏議,革職留任。九年,丁母憂,巡撫翁同書奏請留署。十年,欽差大臣袁甲三為奏請復官。十一年,同書復奏薦,命以道員候補。丁父憂,甲三復奏請留軍。同治元年,從克廬州,敗賊壽州吳山廟,加按察使銜,署布政使。苗沛霖叛,從署巡撫唐訓方守蒙城,屢破賊。二年,授按察使,尋遷布政使。 ![]() 三年,擢浙江巡撫。浙江新定,民困未蘇,新貽至,奏蠲逋賦。四年,復奏減杭、嘉、湖、金、衢、嚴、處七府浮收錢漕,又請罷漕運諸無名之費,上從之,命勒石永禁。筑海寧石塘、紹興東塘,浚三江口。岐海為盜賊窟穴,遣兵捕治,擒其魁。厚於待士,會城諸書院皆興復,士群至肄業,新貽皆視若子弟,優以資用獎勵之。嚴州、紹興被水,蠲賑核實,災不為害。臺州民悍,輒群聚械斗,新貽奏:“地方官憚吏議,瞻顧消弭。請嗣后有諱匿不報者參處;僅止失察,皆寬貸,仍責令捕治。”下部議行。象山、寧海有禁界地曰南田,方數百里,環海土寇邱財青等處窟其中,遣兵捕得財青置之法,南田乃安。黃巖總兵剛安泰出海捕盜,為所戕,檄副將張其光等擊殺盜五十馀。上以新貽未能豫防,下吏議。嘉興、湖州北與蘇州界,皆水鄉,方亂時,民自衛置槍於船,謂之“槍船”,久之聚博行劫為民害。新貽會江蘇巡撫郭柏廕督兵擒斬其渠,及悍黨數十,槍船害始除。擢閩浙總督。 七年,調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奏言:“標兵虛弱,無以壯根本。請選各營兵二千五百人屯江寧,親加訓練。”編為五營,令總兵劉啟發督率緝捕,盜為衰止。宿遷設水、旱兩關,淮關於蔣壩設分關,并為商民擾累。新貽奏:“蔣壩為安徽鳳陽關轄境,淮關遠隔洪澤湖,不應設為子口。當令淮關監督申明舊例,嚴禁需索。宿遷旱關非舊例,徵數微,請裁撤,專收水關。”從之。幅匪高歸等在山東、江蘇交界占民圩,行劫,新貽捕誅其渠。 九年七月,新貽赴署西偏箭道閱射,事畢步還署。甫及門,有張汶祥者突出,偽若陳狀,抽刀擊新貽,傷脅,次日卒。將軍魁玉以聞,上震悼,賜恤,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云騎尉世職,謚端愍。命魁玉署總督,嚴鞫汶祥,詞反覆屢變。給事中王書瑞奏請根究主使,命漕運總督張之萬會訊。之萬等以獄辭上,略言:“汶祥嘗從粵匪,復通海盜。新貽撫浙江,捕殺南田海盜,其黨多被戮,妻為人所略。新貽閱兵至寧波,呈訴不準,以是挾仇,無他人指使。請以大逆定罪。”復命刑部尚書鄭敦謹馳往,會總督曾國籓覆訊,仍如原讞,汶祥極刑,并戮其子,上從之。 新貽官安徽、浙江皆得民心,治兩江繼曾國籓后,長於綜核,鎮定不擾。江寧、安慶、杭州、海塘并建專祠。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