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6閱讀(3)
                    
                 山洪、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洪澇等。山洪:山洪是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山洪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泥石流: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較陡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山體滑坡: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包括巖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動靜壓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帶)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作用和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見地質災害之一。洪澇:洪澇,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續降雨使低洼地區淹沒、漬水的現象。雨澇主要危害農作物生長,造成作物減產或絕收,破壞農業生產以及其他產業的正常發展。其影響是綜合的,還會危及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7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