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8)

七上語文《狼》精選題及答案
一、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7分)
狼
蒲松齡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釋劃線的詞語。(4分)
(1)其一犬坐于前 犬:____________(2)屠暴起 暴:____________
(3)目似瞑 瞑:____________(4)乃悟前狼假寐 寐:____________
2、下列選項中劃線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意暇甚 意與日去
B.顧野有麥場 左顧右盼
C.狼不敢前 思前想后
D.恐前后受其敵 如臨大敵
3、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戶的機智體現在什么地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根據上文和下面的鏈接材料,概括說說中華文化對狼這一形象認識的變化。(4分)
【材料一】 華為永遠都會是“狼文化”。狼嗅覺很靈敏,聞到機會拼命往前沖;狼從來是一群去奮斗,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生存很艱難,但狼會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地進攻。 (節選自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訪談)
【材料二】格林(注:狼的名字)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個狼頭埋進了我的腋下腰間,然后一聲不吭地輕輕推動著腦袋,就這樣緊貼在我懷里。我放聲大哭,使勁撫摸著狼頭,眼淚滾落在格林耳朵上、額頭上。格林連忙伸長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淚滴,嗚嗚慰藉地叫著,他從小就最怕看我掉淚。我知道格林對我有感情,可我萬萬沒想到五個月大的格林竟然還會為病中的我叼來自己存的救命糧。
(節選自李微漪紀實文學《重返狼群》2018年6月第一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7分)
1、(4分)(1)像狗一樣(2)突然(3)閉上眼睛(4)睡覺
2、(3分)B
3、(3分)狼也太狡猾了,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
4、(3分)找柴堆作掩護,放下擔子,拿起刀,為自己爭取了主動;一躍而起,趁其不備殺死一只狼;乘勝追擊,又殺死了另一只狼。
5、(4分)示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狼是兇殘、陰險、狡詐、貪婪的象征(2分,答出一點即可)。后來,我們逐漸發現,狼也有團結協作、不屈不撓等值得借鑒的品質(1分),狼也有可愛、友善、重情的一面(1分)。
二、閱讀蒲松齡的《狼》兩則故事,完成下列各題。(14分)
【甲】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忽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涎垂,隨屠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刀,則稍卻;既走,又從之。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蚤①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徑歸。昧爽②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鄂,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亦可笑也!
(注釋:①蚤:通“早”; ②昧爽:拂曉 ; ③直:通“值”,價值)
1、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停頓(劃一處)。(2分)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4分)
(1)意暇甚 意: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
(3)既走,又從之 走:__________ (4)屠即徑歸 徑: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緣木求魚,狼則罹之。亦可笑也!”作者認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從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1、(2分)其一/犬坐于前
2、(4分)(1)神情,態度(2)挖洞,打洞(3)離開,跑開(4)徑直,直接
3、(4分)
(1)狼也狡猾啊,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
(2)當時市場上狼皮非常昂貴,一張狼皮價值十幾兩黃金呢。(于是由于)屠夫(得到了這張狼皮,)發了一筆小財。
4、(4分)【乙】文中的狼緣木求肉、貪婪愚蠢。
啟示:①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耍怎樣的花招,總是要被識破的。②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取得勝利。(2分,寫出一點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三、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甲】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齡《狼》)
【乙】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兄在前,為①所吞。弟初駭欲奔;見兄被噬,遂奮怒出樵斧,斫蟒首。首傷而吞不已②。然頭雖已沒,幸肩際不能下。弟急極無計,乃兩手持兄足,力與蟒爭,竟曳兄出。蟒亦負痛去。視兄,則鼻耳俱化,奄③將氣盡。肩負以行,途中凡十余息④,始至家。醫養半年,方愈。
噫!農人中,乃⑤有弟弟⑥如此者哉!或⑦言:“蟒不為害,乃德義所感。”信然!
(蒲松齡《斫蟒》)
注釋:①為:被。 ②已:停止。 ③奄:氣息微弱。 ④息:歇息。 ⑤乃:竟然。
⑥弟弟:弟弟,讀作“悌弟”。悌,敬事兄長。 ⑦或:有人。
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4分)
(1)屠大窘 窘:_____________ (2)意暇甚 意:___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 洞:_____________ (4)蟒亦負痛去 去:_____________
2、《古代漢語詞典》中對“而”字的用法有一種解釋:“連詞,表示轉折,相當于‘卻’‘但是’。”選出下列劃線詞中與此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
A.而頃刻兩斃 B.有聞而傳之者
C.曲肱而枕之 D.博學而篤志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蟒不為害,乃德義所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結合【甲】【乙】兩文內容梳理情節,按照圖表的提示填空。(2分)
情節變化 | |
狼 | 遇屠尾隨 吃骨追屠 與屠對峙 ( A ) |
蟒 | 遇兄吞食 被弟砍傷 ( B ) 負痛而去 |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5、【甲】【乙】兩文都選自《聊齋志異》,請任選一文談談你得到的啟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1、(4分)(1)處境困迫,為難(2)神情、態度(3)挖洞,打洞(4)離開
2、(2分)A (B.表承接 C.表修飾 D.表并列)
3、(4分)
(1)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2)大蟒沒有殺死他的長兄,那是被他弟弟的德行與義氣所感化。
4、(2分)A.被(遭)屠殺死; B.與弟爭(搶)兄、力與弟爭(注意字數統一,行為主體為“狼”“蟒”)
5、(3分)
【甲】:面對狡猾兇殘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或惡勢力最終會被人的智慧與力量戰勝);
【乙】:親人有難,要勇于施救;如遇災難,要勇敢面對(圍繞親情和戰勝困難)。(正反面答均可,答成概括內容只得1分,意對即可,酌情扣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