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2022浙江省麗水市中考語文真題
“詩話麗水”學習小組邀請你加人“甌江山水詩路”主題短片制作團隊,請參加下面的活動。(16分)
活動一 搜集資料
1. 下面是小組成員搜集紀錄片時聽記下的文字,閱讀并按要求完成各題。
甌江,一條始于百山祖的yuān( )源之河,貫穿整個浙南山區,沿途氣候景象變□出奇。________孕大含深,從古至今引發無數文人墨客jìng( )相吟誦,為承載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提供了廣闊語境。
(摘自求索紀錄頻道《山水詩話麗水人》)
(1)聽記
同學遇到兩個不會寫的字,請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①yuān( )源 ②jìng( )相
(2)兩位同學對“變□出奇”一詞的寫法產生分歧,請為□處選出恰當的漢字。( )
A. 換 B. 幻
(3)聽記的同學沒聽清楚“__________”這一處的短語,請根據語境選出恰當的短語。( )
A. 秀山麗水 B. 山清水秀
活動二撰寫文案
2. 學習相關紀錄片后,小組成員擬寫了一段文案,請將其中引用的詩文補充完整。
八百里甌江遙山疊翠,遠水澄清,可謂“奇山異水,(1)_________”(吳均《與朱元思書》)。登臨處州煙雨樓,會遙想“(2)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的風雅;翹望景寧敕木山,能心生“(3)____________,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的豪興;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會“浮云游子意,(4)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的綿邈。甌江山水,隱藏著文人墨客的心靈密碼。
活動三學習取景
3. 小組用下邊這幅攝影作品學習如何選取有情韻的景致。請在下列選項中選擇一首詩,默寫與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聯詩句,并簡要分析這幅作品蘊含的詩情畫意。

A.王灣《次北固山下》
B.李白《渡荊門送別》
C.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活動四學習取名
4. 小組用下列名著學習如何巧妙地設計短片的名稱。請選擇其中一部,結合名著的內容與主題分析其書名的妙處。
A.《朝花夕拾》 B.《海底兩萬里》 C.《紅星照耀中國》
人文詩脈
“詩話麗水”學習小組來到龍泉溪流域開展“文學創作研討”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莫言:我一直牽掛著龍泉的父老鄉親!
——專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龍泉管氏后裔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生于山東高密,著名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據高密管氏族譜記載,高密管氏是從龍泉遷過去的。2010年,莫言到龍泉尋根問祖時表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孫、龍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孫,祖上是北宋名臣、龍泉人管師仁。 莫言曾題詩表達對龍泉之行的感想:“龍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詩成白云巖,根系石馬崗。寶劍生紫氣、青瓷吐幽光。慚愧我來晚,千里獻心香。” |
首屆世界麗水人大會龍泉分會舉辦在即,記者專程去北京采訪了莫言。
(一)龍泉之行印象深刻
記者:莫言老師,您好!非常榮幸能夠在北京采訪您。2010年您曾赴龍泉尋根問祖,一晃七年過去了,龍泉在您的記憶當中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莫言:回頭一想七年了,但是感覺沒那么長時間,好像也就兩三年前的事情。上次龍泉之行,整個過程歷歷在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說石馬村。石馬村也是我的家譜里面所記載的,是我們的祖先最早在龍泉落腳的地方。后來他們都遷到后甸村,我去過后甸管師仁故居、管氏祠堂。當然還參觀過青瓷古窯址,去過下樟村、白云巖,管師復隱居的地方,還深入到寶劍鑄造鋪里,跟陳阿金師傅現場體驗鑄劍的過程。總之,這一行內容豐富,印象深刻,所以我才感覺到仿佛沒那么長時間。
(二)龍泉是江南很美的風景
記者:您的青少年時期是在農村度過的,剛剛您也提到了石馬村、后甸村、下樟村,有沒有跟您兒時的記憶有重疊,或者勾起您似曾相識的印象?
莫言:龍泉和高密完全不一樣。你們那邊都是名山大川,綠樹蓊郁,清泉淙淙,是江南山明水秀很美的風景。我的故鄉高密就是一馬平川,完全是平原,高密最高的制高點,所謂的南山,海拔只不過五六十米。最近這幾年北方連續干旱,水也很缺。我印象中的高密是很平坦的,到了冬天,北方萬物肅殺以后,也很難看到一點綠色,所以和龍泉對比非常強烈,因此印象也是非常鮮明。
(三)龍泉之行在為創作做準備
記者:2012年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龍泉老鄉都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歡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關注您的新作,更想在您的作品當中看到龍泉的故事,您有這方面的打算么?
莫言:這可能要慢慢地來吧,因為不可能說我到了一個地方立刻就變成我小說里的素材,但是寫散文也許會更快一些。我來到龍泉看了兩天,寫一個龍泉游;去了溫州,就有個溫州之游,爬上哪座山也可以寫一篇散文,這樣記錄記載性的文章當然隨時可以寫。但真的要把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歷史寫到小說里去,第一要長期積累,第二要等待時機。也許某一天我寫到某一篇小說的時候,突然會記起在龍泉行當中的細節,改頭換面變成了小說素材。總而言之,一個作家的生活都是在為創作做準備,我2010年龍泉之行也是在為創作做準備,這一切都不會浪費的,總有一天會轉化成我文學作品里的東西。
(選自《今日龍泉》2017年8月7日,有刪節)
小組準備邀請莫言參加本次研討活動,請結合專訪為他量身定制一封請柬。
配詩
5. 小組準備給請柬配上莫言的題詩,但成員們對“慚愧我來晚,千里獻心香”這兩句是否合適產生了分歧,請發表你的意見。
插圖
6. 請給請柬設計一幅關于莫言龍泉印象的插圖,用文字對畫面加以描述。
擬題
7. 小組準備邀請莫言在研討活動中發表演講,請結合專訪第三部分主要內容擬一個適合莫言演講的話題,并說明理由。
天地詩心
“詩話麗水”學習小組來到松蔭溪流域開展“名士詩文品賞”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山居之美
月山草堂四詠①
[明]湯顯祖

(一)
樓轉松風韻紫虛,眠云夜冷晝芙蕖。
山中所有應如此,直是江南陶隱居。
(二)
風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來深。
不知叢桂山中客,長聽瀟湘云水音。
(三)
君子山前放午街,濕煙青竹弄云霞。
燒將玉井峰前水,來試桃溪雨后茶。
(四)
酒是金盤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輕盈。
西風暮雨何辭醉,便向池亭臥亦清。
【注釋】①選自《湯顯祖詩文集》。月山,在遂昌縣城西。
8. 下列是四首詩歌的標題,請將詩歌序號分別填到對應的標題后面。
松屋臥云( )竹院烹茶( )荷亭酌酒( )竹窗延月( )
9. 你從這組詩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人生追求?結合詩歌內容分析。
尺牘之致
與袁六休①
[明]湯顯祖②
出關數日作惡念。與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視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吳。吳如何而治?瞿洞觀③相過,應與深譚。
(選自《玉茗堂尺牘》)
與湯義仍書
[明]袁宏道
作吳令,備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④,趣復云何?俗語云:“鵠般白,鴉般黑。”由此推之,當不免矣。
人生幾日耳!長林豐草,何所不適,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潛,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貧者。但欲官之心,不勝其好適之心;丑貧之心,不勝其厭勞之心,故竟“歸去來兮”,寧乞食而不悔耳。
弟觀古往今來,唯有討便宜人,是第一種人,故漆園⑤首以《逍遙》名篇。鵬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籠致之。若其可籠,必鵝鴨雞犬之類,與夫負重致遠之牛馬耳,何也?為人用也。然則大人終無用哉?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海;參天之樹,逍遙乎廣莫之野;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龍配大人乎?龍何物也?飛則九天,潛則九地,而人豈得而用之?由此觀之,大人之不為人用久矣。對大人言,則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驅逐我,固分⑥,又何厭焉?下筆及此,近況可知。知已教我!
(選自《袁中郎尺牘》)
【注釋】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②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③瞿洞觀:人名。④仙令:對縣令的雅稱。⑤漆園:指莊周。⑥固分:本來如此。
文字?推知
10. 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
文言詞句 | 方法 | 解釋 |
應與深譚 | 查閱詞典法:①延伸,延及。②擴展,擴大。③同“談”,談論。 | (1)___________ |
長林豐草 | 課內遷移法 | (2)___________ |
又何厭焉 | 語境推斷法 | (3)___________ |
文章·推新
11. 袁宏道在信中稱湯顯祖為“知己”,湯顯祖也視袁宏道為“知己”嗎?請結合《與袁六休》一文加以分析。
文學·推想
12. 文中畫線句中的“鵬”,有的版本寫成“雕”,你認為寫成“雕”可以嗎?請結合語境闡述理由。
文化·推求
13. 尺牘漸行漸遠,卻彌足珍貴。小組成員閱讀兩則尺牘后擬寫了一篇讀后感,請你幫他補全空缺的內容。
尺牘者,代言之書也。而言為心聲,對人言必發自肺腑也。湯義仍問“(1)____________”,袁中郎言“作吳令,備諸苦趣”,皆誠摯之語也。 凡尺牘之道、婉曲詳盡,惟以與朋友,同為尺牘,然湯、袁大異其趣。《(2)__________》奔騰似萬丈傾瀉之瀑布,而《(3)_______________》深沉如千里綿長之涓流。尺牘多而千言,約而數語,真情時時流諸字里行間,正可謂(4)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語總結)。 |
清瑩詩境
“詩話麗水”學習小組來到好溪流域開展“名勝古跡采風”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
仰視縉云
張抗抗
①縉,赤色之帛。縉云,彤云彩霞繚繞之地。
②縉云位于浙東南麗水地區,唐武周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建縣。縉云城東著名的仙都風景區,有一株石筍,其型拔地而起,頂部有一方四時不竭天然池水,相傳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所形成。石筍又名鼎湖峰,自晉代起聞名于世。縉云氏是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夏官的號名,也是黃帝族勢力南擴至縉云地區的古老記憶。至唐天寶年間,曾有祥云仙樂回旋于縉云山,唐玄宗聽聞驚嘆:“真乃仙人薈萃之都也!”并親筆寫下“仙都”二字。
③縉云、仙都、鼎湖,皆為有出處的美地美景美名。
④春日去仙都,滿眼皆綠,綠樹碧水青草灘,被飽滿的綠山谷環抱,山間彌漫的霧氣如翠紗飄拂。走過綠蔭蔽日的水上長堤,透過山崖上紅殷殷的杜鵑花,穿過金燦燦的油菜花地,輕風吹開霧氣,一座摩天石塔,若隱若現地兀自聳立。
⑤它從一池波光盈盈的湖溪里升起來,遠望一眼,并不覺得它何等雄奇,只是與我以往見過的石筍有些不同,它不在幽暗的山洞、不在高高的山巔,而是以略顯謙遜的姿態,低低佇立于群山之谷,有如平地凸現的泰山。
⑥然而,當我漸漸走近它,一直走到它的腳下。它的體積與高度,隨著我的步步靠近而逐漸壯大。我凝視它,然后仰起臉,再仰臉,仍然望不到它的峰頂。那一刻,我被它驚到了:
⑦這是一塊直上直下、囫圇敦實的巨石,四壁峰巖光滑陡峭,經受了億萬年風霜雨雪的磨礪,未有太多損蝕剝落。就像一個強壯偉岸的裸身巨人,灰褐色的肌膚,在酷烈的陽光和雷暴下,被錘煉得厚實堅韌。南方多霧多雨的濕潤空氣,使它吸儲了太多的宇宙精華而擁有強大的氣場。巨石半腰有一凹陷的圓洞,很像巨人的肚臍,日夜吐納著釋放著大自然的能量。再次抬頭,依稀望見石柱頂端那一層層茂盛的灌木,錯落有致地披掛下來,像是給石柱披了一件碩大的雨篷。盡管巨巖四壁可供攀緣,但據說只有極少人登上過巨石的絕頂,見過峰巔蒼松翠柏間的神秘水池。我踮足翹望,未見繚繞繽紛的彩云,卻有一群小鳥倏然驚飛,傳說中,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后跨赤龍升天而去……
⑧鼎湖峰,相傳生成于億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融融巖漿凝固成花崗巖,其后風雨侵蝕,周圍的石灰巖漸漸風化,只剩下一根巨大的花崗巖石柱,直通地底深處。漫漫歲月,它穩穩矗立于此,有如一枚結實的定山神柱,上托蒼穹下恤眾生,淡定地低頭俯瞰群山。那一刻,因它慈悲溫和的俯視,我虔敬地仰望它。
⑨我仰視鼎湖峰,更像是仰望一座挺拔粗壯的巨型天然石雕。石柱高聳,柱旁依偎著一小石峰,恰似筍尖,高可平石臍,酷似慈母身下的姣兒,故又稱童子峰。這座母子石筍,是縉云的鎮縣之寶,為千年縉云鎮宅安邦。
⑩縉云地處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帶和壽昌——麗水——景寧斷裂帶的中段。若往深山去,山溝里怪石疊現,如城堡、如礁石、如雄獅、如火炬、如飛舟、如巨蟒、如冰坂……疊床架屋險象環生卻是有驚無險。故而縉云素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其中的倪翁洞又名初陽谷,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倪翁洞”三個篆字,是時任縉云縣令、李白的族叔、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
?遙望山中的摩崖石刻及奇峰異石,我仰視縉云石砌的歷史。
?仙都景區是一個偌大的公園,花田爛漫,草灘蔥郁,牛群在林間悠悠然吃草,一派鄉間野趣。我的視線常被粗壯茂密的香樟樹桂花樹槭樹合歡樹吸引過去,一路始終在揚著頭看樹,脖頸已酸澀。迎面忽有香氣襲來,細看竟是一株高大的含笑花樹,綻放的白花朵、含苞的黃花苞,在我的頭頂頷首搖曳。
?卻有一處更重要的場所,等著我瞻仰。
?鼎湖峰下氣勢宏大的黃帝祠宇,始建于西晉永嘉年間,原名縉云堂,唐玄宗時改名為“黃帝祠宇”,是我國南部歷代各民族祭祀、朝拜華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與西北黃帝陵遙相呼應,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
?高階重門肅穆,石柱寬檐莊重。心懷敬意,步步仰視而行。數千年來,縉云流傳著許多黃帝的傳說。黃帝夏官縉云氏一族南遷浙江縉云山一帶以后,與當地先民的原始信仰結合,吸收先秦道家、漢魏南北朝神仙道教和儒學等,逐步形成了一種古老的“黃帝文化”。
?我仰望祠宇高處的匾額與楹聯,想象民間祭拜黃帝香火興旺的盛況。為縉云的文化堅守、為縉云的歷史貢獻,我禮贊縉云、仰視縉云。
(節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8月3日)
散文·文脈
14. 作家善于將歷史故事穿插于風景名勝中,請根據文意完善下面的思維導圖。

散文·文辭
15. 聯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那一刻,我被它驚到了:
這是一塊直上直下、囫圇敦實的巨石……
(“我被它驚到了”冒號后面
內容為什么要另起一段?)
(2)我
視線常被粗壯茂密的香樟樹桂花樹槭樹合歡樹吸引過去,一路始終在揚著頭看樹,脖頸已酸澀。
(“香樟樹桂花樹槭樹合歡樹”
什么不寫成“香樟樹、桂花樹、槭樹、合歡樹”?)
散文·文筆
16. 作家文筆老辣,行文不凡,請賞析從“俯瞰”轉到“仰望”的妙處。
漫漫歲月,它穩穩蟲立于此,有如一枚結實的定山神柱,上托蒼穹下恤眾生,淡定地低頭俯瞰群山。那一刻,因它慈悲溫和的俯視,我虔敬地仰望它。
散文·文蘊
17. 文末“禮贊縉云”“仰視縉云”的順序能否調換?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探究。
散文·聯結
18. 學習《仰視縉云》后,“詩話麗水”學習小組開展了“神幻成就名山,開端鍛造經典”的主題閱讀活動,按要求完成任務。
任務一尋名山,話神幻
(1)小組發現《仰視縉云》與《水游傳》《西游記》都以具有神幻色彩的名山故事開篇。請根據提示將下面表格補充完整。
作品 | 開篇的名山神幻故事 |
《仰視縉云》 | 黃帝煉丹鼎湖峰 |
《水滸傳》 | 太尉走妖龍虎山 |
《西游記》 | _____________ |
任務二讀名著,品開端
(2)開篇的神幻故事對作品組織情節、塑造形象有什么作用?請選擇《水游傳》或《西游記》,結合作品內容評析。
延伸詩路
“詩話麗水”學習小組來到甌江中下游開展“賡續詩路,傳承詩情”寫作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55分)
19. 模仿下面節選的詩歌,選擇一個季節,運用修辭手法,創作一首形式相近的小詩。
紡車上的夢
力揚①
初春的柔和的細雨 像一幅無邊際的簾幕
它靜靜地懸掛在大地之上 靜靜地懸掛在山岳和森林的中間

【注釋】①力揚:原名季信,現代左翼詩人,浙江青田人。
20.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以筆為舟,文人墨客書寫了山水詩路;以書為舟,莘莘學子邀游著知識海洋;以夢為舟,航天英雄創造出太空神話。
“舟”是遠行的依靠,是成長的階梯,是圓夢的翅膀。請用“以_________為舟”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可以記敘故事,可以抒發情感,也可以發表見解。
日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不得套寫、抄襲;③不得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