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3)

我們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親子沖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獨立性和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他們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已的與眾不同,迫切需要自由、掌控自已的人生,于是一場控制與反控制的較量讓親情的小船說翻就翻。
當親子關系緊張,甚至是破裂的時候,父母該做些什么才能夠修復親子關系?很多父母首先就會想到給孩子寫道歉信,孩子看了之后往往沒有觸動,甚至更加憤怒。誠然,父母傷害孩子后給孩子寫道歉信是緩和親子關系的一大法寶,但往往因為找不到寫道歉信的法門,反而適得其反。
今天,通過剖析一位訓練營學員媽媽給高二兒子的一封道歉信,讓大家對道歉信有更深的覺察、思考。

一位媽媽的第一封道歉信
這位媽媽的道歉信,真是很典型的從家長視角跟思維出發,感動天,感動地,感動自已,卻未能給孩子帶來一絲溫暖跟愛意。媽媽的愛與歉意沒到內心深處,這封信的主角不是兒子而是媽媽,媽媽是一個受害者一個委屈者,媽媽一直以“我錯了,我對不起你,但是......"這樣的模式在為自已開脫、甩鍋,這樣的模式是不是大家很熟悉呢?我們經常打罵完孩子之后,都會這么說,”對不起,我不應該這樣做,但是,我是為你好......",這種道歉對不起,孩子不接受,特別是對父母極度失望的青春期孩子。
為了讓大家對道歉信有更深的覺察,下面我從信的細節來給大家指出問題:
1、

開頭的這一段話,媽媽對自我的良好感覺可能會讓孩子就沒了往下讀的欲望了,孩子對你已經失望了,受傷了,媽媽的感覺跟孩子的看法是反著來的,開頭就無法引起孩子的共鳴。
2、

傷害已然形成,孩子心已有了缺口,并不是我們希望孩子能放下,能過去就能放下,過去的。讓孩子釋放他的憤怒,療愈他的傷口,唯一的靈藥是正視傷口、共情、真誠道歉。試想,當有一個人捅你一刀后,告訴你,別介意,讓它過去吧,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只會更加的憤怒。
3、

一邊道歉,一邊為自已的錯誤找理由,應該是家長最常見的溝通模式了,孩子希望的是從父母那里得到一句真誠的道歉,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句“對不起“,孩子就完全可以說服自已原諒父母,修復關系,但是,往往父母都是沉浸在自已的思維里,讓孩子寒了心。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一份愧疚,一份真摯的反思才能賦予道歉信有了靈魂,才能打開孩子緊鎖的心門。
最后總結一下,一封能打動孩子的道歉信要注意三大要點:
1、只談過去錯誤,不提未來對孩子的希望;
2、不要乞求孩子的原諒,我們只為過往的錯誤進行反省,愧疚,孩子原不原諒那是他的選擇;
3、建議在信里很詳細的列舉傷害孩子的3-5件事,越詳細越好,讓孩子感受到反省的深刻,讓孩子釋放出憤怒。

一位媽媽的第二封道歉信
這位學員媽媽按我的建議進行了修改,征得她本人同意,把她的前后兩封道歉信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跟幫助。
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你將會獲得更多關于青春期陪伴方面的知識和實操,持續更新,敬請期待!如果喜歡就“關注”、“點贊”、“評論”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