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大家看到這些文字后,可能第一感覺這些應該都是青銅器的名字,其實不然,先出現的陶器,后出現的青銅器,查閱文獻及考古資料可以得知,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具體可以從二里頭遺址的文物,以及更早期文化遺址的發掘記錄找到明確的證據。仔細思考一下,其實也很簡單,最初古人是用土來制造器物的,但因提高溫度的技術不高,火候只能取得800攝氏度以下,所以做出的是陶器。到了商周時期,人們對提取火的技術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發現了各種金屬礦,掌握了提取簡單合金的技術,這些才為青銅的出現鋪平了道路。這其實也很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
轉入正題,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這些文字及其對應的器型,這對以后閱讀書籍及了解歷史文物會大有裨益:
1.鬲lì 古代炊具,形狀像鼎而足部中空。

鬲
2.罍léi 古代一種酒器,多用青銅或陶制成。口小,腹深,有圈足和蓋兒。

罍,此圖缺蓋
3.瓿bù 古代的一種小甕,青銅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瓿
4.斝jiǎ 古代中國先民用于溫酒的酒器,圓口,平底,三足。

斝
5.匜yí 古代盥洗時舀水用的器具,形狀像瓢。

匜,此為青銅器參考
6.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兩耳。

7.甗yǎn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陶制或青銅制。

甗
8.卣yǒu 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皿;口小腹大;有蓋和提梁。

卣,參考圖錄
9.盉hé 古代用來調和酒的器皿。

盉
10.甑zèng 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

甑
11.奩lián 中國古代女子存放梳妝用品的匣子。圓形,直壁,有蓋,一般腹較深,下有三獸足。

奩
12.鬶 guī 古代 一種形狀像鼎的陶制炊具。有三個空心的足。

鬶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