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乾隆畫拍賣8000萬(專家17萬騙走乾隆親筆畫)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8)
2012年,鄭州市人民法院一起古玩界的驚天大案!
這起案件的涉及金額高達8736萬元,并且原告人僅僅是一個家境比較拮據的農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先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11年。
當時有檔非常火爆的尋寶、鑒寶節目,叫做《華豫之門》。
這是當年河南衛視一直主打的一檔節目,那個時候中國的古玩行業大肆發展,全國很多電視頻道都推出了很多鑒寶節目。
一個叫朱云的老農就非常喜歡看這一類節目。
朱云就是當地一家普通的百姓,他平常起早貪黑地干活,就是為了掙點辛苦錢,那個時候古玩行業興起,于是朱云的弟弟就提出來:
去把家里那副字畫給節目組的專家鑒定一下吧!
弟弟口中的字畫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在了,相當于傳家寶,不過兄弟倆當時沒多想,想著可能傳家寶值點錢,或許可以給專家看一看。

雖說弟弟提出了這個想法,但是朱云卻沒有太放在心上,在他的心中不過是一副破字畫,能值幾個錢呢?再說了,是不是真的都還不知道。
雖說朱云沒有拿去鑒寶的想法,但是弟弟卻沒有放棄說服哥哥。
隨著鑒寶節目的大火,朱云每天關注《華豫之門》,看著很多拿著寶貝去鑒定的人,最終終于動心了,決定將家里收藏的字畫拿出來去參加節目。
朱家這副祖傳的字畫叫做《嵩陽漢柏圖》,這是他們的父親傳給他們的,當時父親去世之前還曾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把這個寶貝收好。
后來兄弟倆陸續有了子孫,因為害怕家中的孩子不小心將畫給弄壞,所以這么多年來,這幅畫一直被存在箱子里,從來沒取出來過。
在朱氏兄弟連著看了十幾期《華豫之門》節目后,認為節目比較靠譜,最終就決定取出這幅畫,兩個人千里迢迢跑到了節目組。
在《華豫之門》的海選現場,只要交上100元的鑒定費用,就可以拿號等著上場了。

沒一會,就輪到了朱云上場,朱云拿著自己的這幅《嵩陽漢柏圖》站到了節目組的舞臺中央,負責給朱云鑒定的專家帶著眼鏡,50歲出頭,看起來很有文化與修養。
朱云好歹也是看了十幾期的節目了,眼前的專家他一眼就認出來,這個專家叫做劉巖,在以往的節目中都比較專業,往往幾眼就能看出文物的真假。
朱云看到劉巖專家后也放下了心,客客氣氣地將畫遞到了專家的手中。
其實此時朱云的內心還是比較忐忑的,好歹這幅畫也是傳家寶,他也期盼著這幅畫能是真跡,順便再估算一下價值,說不定自己就發家了。
按照以往的流程,專家會在鑒定過后說出寶貝的年代、來歷,然后做一個估價,不過讓朱云意外的是,劉巖在看到自己這幅畫以后什么都沒說,竟然突然站了起來。

他面色凝重,摘了眼鏡后拿著放大鏡觀察了半天,過了好一會兒,專家才放下了放大鏡,非常凝重地說了一句話:
這副畫的筆法不一般,年代應該非常久遠了,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晚上可以去我的住處探討一下,我仔細跟你說說。
專家的這句話讓朱云摸不著頭腦,如果值錢的話,專家大可以直接估價,如果不值錢的話,專家為什么說讓自己晚上去單獨說呢?難道這這幅畫有什么問題嗎?
朱云拿著畫離開節目組以后就跟弟弟商量了一番,弟弟覺得這幅畫一定不一般,不然專家也不可能說晚上單獨聊。
到了晚上,兄弟倆果真拿著畫到了他們確定的地點,他們先前通過節目組問到了劉巖所住的賓館,兩人懷著忐忑的心情來拜訪了。
劉巖在跟兄弟倆聊了聊家常以后,就開始步入了正題,提出想要重新鑒定一下那幅畫。

兄弟兩人很熱心,急忙將畫拿出來給專家,劉巖仔細地戴上手套,還特意又拿出了放大鏡,將整幅畫仔仔細細地又看了一遍。
劉巖一邊看一邊嘆氣,這可把兄弟兩人嚇得不清,朱云趕緊問專家:“難道是這幅畫有什么問題嗎?”
劉巖聽到朱云的問話,猶豫了一番才難為情地開口道:“《嵩陽漢柏圖》原本是乾隆的親筆,但是你手中的這幅卻并不是正品。”
劉巖說完看了看朱云的反應,看到他一副大受打擊的樣子,于是接著說道:“這幅畫應該是晚清時候的仿制品,不值錢。”
朱云聽完專家的話大為失望,不過他還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指著畫上的章問道:“請問專家,這上面蓋的是什么章,從章上能辨別真偽嗎?”
劉巖聽見這話后搖搖頭,他表示:“這個章蓋的字叫‘石渠寶笈所藏’,這就是后世收藏人蓋的,沒什么意義,跟真偽沒關系。”

劉巖說完怕朱云不信,還特地拿出了《北京明珠雙龍209年首屆書畫精品拍賣會》,指著上面另一幅乾隆仿制圖說道:“你們看這幅畫的尺寸,比你們這個還大,才賣了5萬塊。”
兄弟倆被說得云里霧里,也沒太聽懂專家的意思,只是順著專家指出的那幅畫跟自己的做了下對比,發現人家的畫果然尺寸大,還精美。
朱云聽到專家最后給出的這個結論,內心失落不已,也就是說自己的這幅畫根本就是個贗品,并且還不值錢。
就在兄弟倆想要打道回府的時候,卻被劉巖叫住了。
劉巖告訴他們:“雖然并不是乾隆的真跡,但是好歹是晚清時候的藏品了,也不是一分錢都不值。”
朱氏兄弟聽到這話以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連忙追問現在能值多少錢。
劉巖沉思了一番過后,對朱氏兄弟說了這么一番話,這番話頓時讓他們感激涕零。

劉巖表示:“既然我今天叫你們過來了,肯定也是想幫幫你們,至少不能讓你們失望而歸,如果你們信任我的話,我可以幫忙找找人,看能不能多賣出幾萬塊錢。”
兄弟倆一聽感激涕零,連連答應,雙方留下了聯系方式,朱氏兄弟就懷揣著希望回家了。
半個月以后,劉巖再次打來電話,他告訴朱氏兄弟,自己幫他找到了北京的一位程先生,這位先生是個收藏家,雖然畫是贗品,但是他有買的意向。
雙方交流以后,就約定好了地點,讓他們拿著畫去老地方見面,到時候自己跟程先生會在那里等他們。
兩人此刻對劉巖感激不已,到了那一天,兄弟二人帶著畫去了約定地點,果然見到了程先生,剛開始程先生只是出價十萬元,誰知道劉巖直接幫他們喊價20萬。
這更加讓朱氏兄弟對劉巖信任不已,認定他是個非常熱心善良的專家,最終在一番討價還價之下,這幅畫作以17萬元的價格成交了。

兄弟兩人拿著錢高興不已,一個勁兒地感謝專家對自己的幫助。
原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這件事也已經告一段落了,不過在這之后卻發生了一件事。
朱云偶然間在電視上得到一個消息,這個消息幾乎讓他拍案而起,久久不能平靜。
2011年6月份,朱云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幅《嵩陽漢柏圖》被拍賣了,仔細一看,可不就是自己的那幅嗎!
他當即上網查了這個消息,網上顯示:早在2010年12月4日,這幅畫就被成功拍賣了,起拍價為2500萬元,最終以7800萬的價格成交。
算上傭金,買主花費8736萬元成功將這幅畫買走。
朱云剛開始也在懷疑是否是《嵩陽漢柏圖》的“真跡”,但是從網上發出來的照片經過仔細觀察以后,發現跟自己的那幅一模一樣!
隨后朱云來到這個拍賣行,找到了這幅畫的競拍書,了解了這幅“真跡”的來歷,并且他了解到:當時劉巖給自己看的“石渠寶笈”,根本不是收藏者亂蓋的,而是乾隆獨有的印章!

這下朱云終于反應過來被騙了,他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找了律師,決定起訴劉巖。
2011年9月份,朱氏兄弟正式起訴,要求撤銷買賣合同,并且劉巖賠償損失8719萬元。
剛開始劉巖還在狡辯鑒別時間短,有失誤很正常等,后來又在狡辯這是他跟買家正常的買賣,跟自己沒關系。
不過最終經過法院的調查,發現劉巖跟程先生確實存在朋友關系,并且劉巖所謂的“鑒寶專家”的身份,竟然是造假!
這起訴訟的結果并沒有判下來,因為事情越查越大,最終驚動了警方,警方認定這是詐騙行為,法院也駁回了朱云的起訴。
這件事情就以這樣沒頭沒尾的鬧劇收場了,因為這件事的發生,“專家”的名聲更臭了,人們開始逐漸對各行各業的專家產生了排斥的心理。

同時,這件事也反應出了古玩界的亂象,只是可惜了朱氏兄弟的這幅傳家寶了,那么對于這件事,你怎么看呢?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