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重復的生活中學會觀察的例子(晨晨會說連續的句子)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7)
【引】中國聾人網編輯近日收到來自北京啟喑實驗學校學生家長的文章,讀后深為感動,現在通過欄目,將他們創作的成長故事分享給全國網友。
我的寶貝晨晨2010年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一出來,我們才得知她聽力有問題,于是整個家庭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中。寶貝9個月的時候,在醫生的指導下我們給她的雙耳佩帶了助聽器。
在昆明,我們帶晨晨去過多家康復機構進行語言訓練。可是一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她卻一直沒有開口說話。說不出,不會表達,理解能力也不行,聽到聲音,沒有任何反應,這讓我們心急如焚。
在這期間,我們還帶她去了廣州、北京、上海等著名的醫療機構,見到了國內知名的專家。然而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孩子的聽力損失,是助聽器解決不了的,電子耳蝸還有一線希望。但是專家卻不建議做手電子耳蝸,因為按照醫生的經驗,晨晨的情況即使做了電子耳蝸很可能也不會有效果,而手術卻有巨大的風險!
這樣的結論猶一把利刀刺在我們的心頭,我們怎能放棄孩子啊!經過反復的思考,我的家庭決定為孩子搏一下,即使只能聽到汽車喇叭聲音,我們也認了,因為我們努力了!
晨晨陽光的笑容
2015年7月我和我愛人也來到了北京,我們一家終于團聚了。如今,看著晨晨可以背古詩,說連續的句子,會主動叫人,表達自己要說的事情,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表演節目……這一切都讓我們覺得所受的委屈、無奈、迷茫等等都是值得的!

啟喑的康復語訓老師在教小朋友學習
當初來到北京啟喑實驗學校我們只是抱著一線希望。兩年來經過老師和孩子的不懈努力,我們全家現在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在啟喑學校,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我和我的家人在這里要對啟喑學校的老師們說:謝謝你們的付出,感恩有你們的愛心,讓晨晨有了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讓我的家庭看到了希望!讓我們覺得,雖然來到陌生城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可看到晨晨經過這段時間在學校的學習效果,讓我感覺到為孩子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感謝康復班老師的付出!感謝所有老師!感謝學校!
來源:晨晨的爸爸王先生
中國聾人網編者按:遵作者意,文中聽障學生姓名為化名。
指導教師:北京啟喑實驗學校 尹引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