歿怎么讀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歿讀作mò。“歿”表示死,來源于“沒”。古人用沉沒比喻死亡,“沒”是死的委婉說法,如:曹操《加棗祗子處中封爵并祀祗令》:“不幸早沒。”后來易水旁為歹旁,亦作“歿”,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歿可組詞為:淪歿、亡歿、蚤歿、汩歿、病歿等。 含歿的詩句:1、唐-許渾《重傷楊攀處士二首》:歿后兒猶小,葬來人漸疏。2、唐-張祜《讀始興公傳》歿世議方存,升平道幾論。3、唐-陳彥博《恩賜魏文貞公諸孫舊第以導直臣》:生前由直道,歿后振芳塵。4、唐-高適《哭單父梁九少府》:常時祿且薄,歿后家復貧。5、唐-韋應物《喜于廣陵拜覲家兄奉送發還池州》:俯仰敘存歿,哀腸發酸悲。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3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