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7)

一、本單元主題:走近魯迅
閱讀與魯迅相關的文章,了解其文學成就,感知其性格特點,體會其精神境界。
二、本單元語文要素:
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如:
①《少年閏土》可以借助《故鄉》的寫作背景及節選等資料;
②《好的故事》可以借助課后“閱讀鏈接”中的作品評價;
③《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可以借助相關時代背景資料;
④《有的人》可以借助前面三篇課文及其他關于魯迅的資料等。
三、本單元習作
通過事情寫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對印象深刻的場景描述,把事情寫具體,寫出人物特點,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閱讀提示:
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故鄉》的寫作背景
短篇小說《故鄉》的素材,是魯迅1919年從北京回故鄉的見聞,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1919年12月,魯迅從北京回到故鄉紹興,與同族多戶人家共同賣掉新臺門故宅,帶著母親、三弟及家屬來到北京。這次回到鄉間,幼年的伙伴、農民章閏水特地從海邊農村進城來探望魯迅。章閏水年紀剛過三十,已是滿臉皺紋,形容憔悴,講述了“農村做人總是難,一點東西拿出去總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慘處境,引起了魯迅深切的同情。后來,魯迅將這次回鄉的經歷,藝術地再現于小說《故鄉》之中,并以章閏水為原型,塑造了閏土這個深刻雋永的人物形象。小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實地反映了魯迅的思想感情,但這是文學作品,經過虛構、想象,所以不能說“我”就是魯迅。課文是小說中的一段插敘,題目《少年閏土》是編者加的。節選的章節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與《故鄉》整篇小說的主題是有差異的。
《25少年閏土》主題:
本文從回憶少年閏土月夜刺猹的形象起筆,接著按“相識一相見一相處一相別”的順序來寫,刻畫了一個機敏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形象,表現了“我”與少年閏土短暫而真摯的友誼以及“我”對他的思念之情。

文章表達方法:
通過對印象深刻的場景描述,把事情寫具體,寫出人物特點,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①正面描寫:通過對閏土的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突出閏土的機敏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
②側面描寫:反復寫“我”“并不知道”,“也沒有知道”,“素不知道”,“我和朋友們所不知道”等,借“我”的孤陋寡聞,側面突出閏土的見多識廣。
(同時體現了自己的情感:對自己“只看見院子里的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環境的不滿,和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向往。)

課后題二、
閏土是一個機敏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
(“看瓜刺猹”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閏土的機敏勇敢;初次相識時通過他的外貌和表現,可以看出閏土的健康樸實、天真可愛;給“我”講新鮮事”的閏土讓人感覺到他的聰明能干、見多識廣。)
課后題三、
加點詞語寫出了“我”生活經驗的貧乏。我從中感受到了“我”對所處環境的不滿,和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向往。
小練筆
課文第一自段寫法:
環境描寫 外貌描寫 場景描寫(或動作描寫)
例文:(根據所選照片內容來寫)
湛藍湛藍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柔美的白云。公園里綠樹紅花,小橋流水,景色宜人。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扎著兩個小辮子,身穿粉色紗裙,肉嘟嘟的小臉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她瞪大眼睛,輕輕地走近一朵花,剛剛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蝴蝶卻展開翅膀飛走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m.avcorse.com/read-6353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