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19.大象的耳朵教學要求 1.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積累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4.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道理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圍繞著大象的耳朵,通過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等小動物的議論,告訴我們對別人的說法,要動腦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這個道理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開頭,并圍繞著“耷拉著”這個話題,每個小動物都發出了自己的看法,從而導致大象不安起來,進而用兩根竹竿撐起耳朵由于撐起耳朵給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讓耳朵“耷拉著”文章前后呼應,結構明了,語言生動活潑,很容易理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二年級下語文大象的耳朵教案設計?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二年級下語文大象的耳朵教案設計
19.大象的耳朵
教學要求 1.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積累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4.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道理。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圍繞著大象的耳朵,通過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等小動物的議論,告訴我們對別人的說法,要動腦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這個道理。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開頭,并圍繞著“耷拉著”這個話題,每個小動物都發出了自己的看法,從而導致大象不安起來,進而用兩根竹竿撐起耳朵。由于撐起耳朵給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后大象又讓耳朵“耷拉著”。文章前后呼應,結構明了,語言生動活潑,很容易理解。
教學建議 1.引入法。大象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孩子們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出示大象圖片”“講‘曹沖稱象’的故事”來引入本課的學習。 2.抓重點詞句的教學法。抓住重點詞句,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小動物們對大象耳朵評論的句子以及體現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對這些句子的點評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主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的耳朵嗎?它是什么樣子的?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大象的耳朵和兔子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大象的耳朵有什么優點?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大象的耳朵》去看一看吧。(板書:大象的耳朵)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小聲地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片,老師教讀。(著重指導讀好“耷、撐”等字) 3.學生“開火車”讀或者指名讀。 4.指名讓學生讀課件中的生字及詞語,齊讀、互讀。 會認字:似 耷 咦 豎 竿 舞 痛 煩 扇 會寫的字:扇 慢 遇 兔 安 根 痛 最 5.交流學習生字的方法。 三、感知內容 1.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分段讀課文。 (對字音讀得準確、語句讀得流暢的學生給予表揚,對讀得不夠好的同學要給予鼓勵和幫助) 2.學生邊讀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 (1)啟發思考,自己解決。 (2)“耷拉”“自言自語”“撐起來”等詞語可以通過動作演示讓學生理解。 耷拉:松弛地向下垂著。 自言自語: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 撐起來:使張開。 (3)學生之間互相解決。 (4)教師解答。 3.精讀感悟,合作學習。 (1)文中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找出相關的句子。 (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2)都有誰說了大象的耳朵? (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還有小老鼠。) (3)大象一開始是怎樣做的?最后又是怎樣做的? (每天,大象站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兩根竹竿,把耳朵撐起來。) (4)由小組選派一名同學把小組學習的成果向大家匯報,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和感悟,并給予恰當的肯定和引導。 (板書:大象感到不安——把耳朵撐起來——讓耳朵耷拉著) 四、拓展延伸 讀課文,想象一下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說大象耳朵時的表情,并請同學表演一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2.會寫“扇、慢、遇”等8個生字。 教學準備: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字詞 1.用卡片檢查學生識記生字、新詞的情況。 2.同桌互查,互幫。 二、朗讀感悟 1.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1)課件展示大象耳朵和扇子,引導學生發現二者的相似之處。 (2)引導學生抓住大象的外形,運用“像”造句。 預設: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墻,大象的四根腿像四條柱子。 2.朗讀課文第2~5自然段。 師:想一想,小兔子說這些話的時候表情是怎樣的?它的心理是怎樣想的? 學生討論,總結出朗讀的語氣。(吃驚、痛心) 師:誰愿意帶著這樣的語氣來讀一讀。小兔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情? 學生自薦朗讀,然后齊讀,通過朗讀重點句子,體會小兔子的心情。 朗讀指導:朗讀這一自然段的時候,我們要用重讀、拉長語氣等方式讀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耳朵耷拉著的時候的那種驚奇以及痛心的情感。 3.朗讀第6、7自然段。 (1)后來大象又遇到了哪些小動物? (2)大家都提出了怎樣的問題? (3)學生討論交流,總結答案。 4.朗讀第8~11自然段。 師:想一想,大象的心情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學生自由讀,同桌之間互相討論,總結出朗讀的語氣。(不安、猶豫) 5.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師:大象做了實驗以后,有什么感悟?你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小組內討論并選派代表向大家闡述自己的感悟。 大象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預設:大象又心痛又心煩,最后把耳朵放了下來,他覺得人家是人家,自己是自己。 三、總結收獲 大象先是對自己耷拉著的耳朵產生懷疑,結果想辦法讓自己像其他小動物那樣豎起自己的耳朵后心痛又心煩,最后還是把耳朵放了下來。大象的這種變化過程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1:人應該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預設2:人應該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不要輕易盲從別人的話。 四、書寫指導 1.提示學生認真觀察生字。 2.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慢:寫“忄”的時候,注意先寫兩邊,再寫中間的豎。 兔:不能寫成“免”。 安:上下結構,上面是“宀”,下面是“女”。 根:木字旁,右半部分上面沒有點,要和“良”區分開。 痛:偏旁是“疒”,不能寫成“廣”。 學生練習寫字,教師指導。 五、拓展鏈接 學習了這篇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在你的學習或生活中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1.通過重點詞語、句子,把握人物內心。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兔子以及其他小動物的話和大象的心理描寫,來把握不同人物的不同想法,最后,通過對大象感悟的理解達到對學生思想的教育。 2.教學時,教師還可以設計“表演”的環節,如教師出示幾個動詞,讓學生通過動作表演,來理解這些動詞的意思。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象的耳朵》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的是一頭大象因為自己的耳朵與其他動物的耳朵不一樣,以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可卻給自己帶來了很勿煩惱。后來它也明白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豎起來了。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富有整理,給學生有啟示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解讀文本,結合課程標準并結合二年級學生知識水平,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利用大象過河的游戲環節,讓學生復習生字,并進行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通過生生交先、師生交流,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引等學生抓重定句理準課文內容,讓學生畫出大象說的語,從而感知大象想法改變的過程;也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在本課數學中引等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句子的意,忍,從而明白文章要表達的意思。
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板書設過上不夠精致,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廢活過級,導致時間不夠;在一些頭飾的準備上沒有發揮頭飾的作用,久而讓這些東西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做到物盡其用;在朗讀環節有點欠缺,沒有將朗讀很好的融入課堂中來。
另外,通過課堂教學,我發現,我的文本解決能力還有待于不斷地提升,需要深入思考,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魅力和承載的教學任務。在以后的教學中,文本解讀方面,我還需不斷努力!
上一篇:綏該怎么讀(尢怎么讀)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